关灯
护眼
字体:

1830. 1878章:祸兮福之所倚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再这样一个年代,有人竟能利用市场来布局,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他不感到惊讶,佩服呢?“

    “是所有的店家都亏本么?“杨峥想了想皱眉问道。

    段誉正喝茶,听了这话儿,急忙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道:“这事儿也是一件奇怪的事?“

    杨峥一听他这口吻,便知自己猜得不错,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场大雪灾与发行饼卷的万福记,发行肉卷的肉铺、果铺、布店是一场无法预料的灾祸,可对于掌握这一切的商家来说,这就是一场大丰收,所以在这样的价格大战中,必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了!

    段誉沉吟了片刻,又道:“这事儿怪就怪在这样的一场价格大战中,有人愣是从中赚了不少?”

    “哦,是么?”杨峥淡淡的应了声。

    段誉点了点头道:“在苏州城内物价飞涨,人心惶惶,商家趁机囤积居奇,市面上的券被百姓疯狂抢购的时候,在苏州的斜塘的沈家南货铺,发行提货券却很成功。”

    杨峥道:“这就奇怪了,各大商铺都做亏本买卖,为何他就盈利了!”

    段誉道:“这事儿可就得说说这家店铺的掌柜的,据说这家掌柜本是苏州人,祖上还做过大买卖,富可敌国,只因为祖上犯了事情,冲撞了朝廷,才被没收了财产,家道就此落败了,但沈家也着实有几个人物,愣是让沈家一天天的壮大了,到了沈家掌柜的这一辈,家中还有几个考中了秀才,可谓是兴盛之态,而这家掌柜的在永乐年,年甫弱冠,应童子试不售,遂弃举子业为贸迁之术。始来吴门,开一小铺(南货铺),短短几年,从最初的一个小铺,发展到如今已是苏州城内一家颇具规模、制度健全、专制南货精品的名店,这与掌柜的经营手段分不开,从万福记发行饼卷后,他从中看到了商机,也采用了采用了别开生面的提货券,只不过这家掌柜发出的提货卷略有不同,据说这家南阳铺麾下有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如此一来,南货铺既减少了顾客选货、结账时的拥挤,也使钱流、物流各自独立。因此不久之后,沈家南货铺的产品,便被苏州百信所喜欢,那些大户、豪门、地主、官家、王孙贵族更是将这家店铺作为制定商品店铺,沈家店就此名闻遐迩,跃居为苏州巨富!这次雪灾他一早就提出了告示,让百姓购买商品,而百姓害怕手中的卷作废,纷纷开始兑换,等大雪来临,他们手中的卷已经兑换差不多了,轻松应付了这场危机,不仅如此,还趁着雪灾将商铺各项价格提高了少许,狠很赚了一把?

    杨峥听到这里,心里已明白了个大概,沈家发明的提货券,与当下商场、超市发行的礼券十分类似,即顾客统一到柜台缴钱取券,再依提货券的类型,分别到六房的窗口取货,孙春阳还下令,不管时间多久,顾客都能依券取货,南货铺上下不得有任何异见,但因提前预测到了苏州这场危机,他提前做出了准备,将购物卷所带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不仅如此还狠很赚了一笔。

    “果然是个人物?”杨峥喃喃道。

    “的确是个人物,能轻易的化解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不说别的,至少在经商手段上就高人一等?我看你想要解决这场粮食的价格危机,或许可以从这人身上找点法子?“段誉将心中所想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

    杨峥心里一阵冷笑,这事儿旁人看不出来,他可不傻,整个苏州城发行饼卷的商家都做亏本买卖,唯独他一家不亏本不说,还狠很赚了一笔,若不是有些内幕,打死他也不相信,不过段誉这话儿到也提醒了他,眼前的这事儿他毫无头绪,一时也不知从何处下手,而这个沈家或许有些手段,去看看也不错?“

    “你说的对,这沈家或许就是这次评定物价的关键,今晚你我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带上高大哥,我们一去看看,学学人家的手段?”杨峥大声道。

    段誉与商业上十分好学,有这么一个机会,自是千肯万肯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儿,因为明日还有要紧的事情,所以各自分头去了歇了,本来应酬了一日,又听了这么闹心的话儿,杨峥其实已经很疲倦了,可躺在chuang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脑海里浮现的今日段誉的这番话,这沈家绝对不简单,用《韩非子•五蠢》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资金不足,必须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获利,唯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对待商品要做到务完物,即贮藏的货物要完好,腐败而食之货勿留;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即指货币不能滞压,货币欲其行如流水,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宋代的沈括举例说:十万元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如果贸而流通,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沈家能将手段运用得如此纯熟,由不得他不紧张,往日他仗着多了五百年的见识,或多或少还能应付过去,可这一次就未必了,一来对手也不简单,能在三个月前就做出准备,足以看出人家用心了,二来苏州局面,因这一场大雪,加上有心人的推波助澜,已快乱成了一锅粥了,再不用些手段平衡物价,让粮食尽快落实下去,他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待下去,这么一思索,各种烦躁就涌上了心头,便迟迟睡不着,如此这般胡思乱想了一阵,迷迷糊糊也不知什么时候入睡。

    第二日一大早,正睡得香甜,就听得段誉的声音在门外响起,想起昨晚两人的约定,杨峥也不敢贪睡,洗漱完毕,匆匆了几口饭菜,便与高航段誉两人赶往斜塘了。

    这斜塘地名最早见于文献是南宋淳佑年间,是一块历史久远的老字号品牌。最初的斜塘集市并不大,等永乐后期,集市向斜塘河以北转移,形成集镇。宣德初年,因商业繁荣,人口增多,斜塘集镇大体以中塘江为界一分为二,俗称南斜塘和北斜塘,成了苏州城繁华之地,与其他地方商铺不同,这里的商铺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有的店铺招牌高悬,入夜家家门口点起了五光十色的锦纱灯笼,把街面照得如同白昼。有的店铺摆挂商品宣传字画,张挂名人书画,附庸风雅。以此来升华店铺的品位与提高顾客的回头率。还有些茶肆、饭馆、酒店中特意安排有乐器演奏和评书为客人助兴。而一些面食店里,只要顾客一进店坐下,伙计立刻前来问顾客所需,尽合诸客呼索指挥,不致错误,这里的经营者几乎没有不懂得豪华的装饰,是反映一个店铺的实力,于是店堂设计画柱雕梁,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迎合达官巨贾、贵妇名媛以求高雅的消费心理。在服务上进门笑脸相迎,出门点头送行。这些敬客如神的作法加上高贵典雅的装饰,使众多顾客如坐春风,一见钟情,从而留连忘返、百顾不厌。

    今日杨峥算是微服私访,所以并没有穿官服,一身大雪天赏雪看景色的书生打扮,而段誉则是书童,高航身材魁梧,只好做了跟班了,今日的大雪小了许多,这里本就是繁华之地,行人还是不少,而那些商家则趁着这样的天,狠狠赚上一把,所以即便是这样的天,各大商铺、酒肆也都开了门,笑迎客人来,而一些小商小贩,则扯着嗓子大声叫卖,喧闹的气氛,让整个斜塘古街倒也热闹非凡,杨峥看着这一个个冻得通红,缩着脖子叫喊的商家,暗暗佩服他们的勤劳,事实上古代的商贾,凡是成功者,无不奉行“诚信、耐劳、节俭、朴实,禁欲”的信条,许多商人信奉“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的“圣人之言”。休宁商人张州“以忠诚立质,长厚摄心,心礼接人,以义应事,故人乐与之游,而业日隆隆起也。”歙县商贾梅庄佘,“家素贫,弱冠行贾,诚笃不欺人,亦不疑人欺。往往信人之诳,而利返三倍。中年积著累数千金,居乡以长厚闻。”发了财的贾商,也很热衷于助修祠堂书院、输粟助赈、兴水利、筑道路、抚孤恤贫等公益和慈善事业。那个时候,没有飞机,没有汽车,没有任何快捷的通信工具,一切都只能靠两条腿,或是马车、舟船,一趟生意,短则几个月,长则半年或两三年,其中辛苦,现在的商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的。唐人吴融的《商人》一诗,道出了商贾们的真实生活:“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北抛衡岳南过雁,朝发襄阳暮看花。”那种敬业精神,很令人感动。

    三人一路走走看看看,不多时便到了沈家商铺,事实上这条街道并不如何繁华,但在苏州城之所以出名,因为一个被杀的诗人高启。

    高启住在浦镇青丘浦一带,自号青丘子。其人生富有传奇色彩。元末,高启控诉战乱,肯定张士诚的政策和治绩,但未出仕。明初,他受朱元璋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朱元璋拟委任他为户部右侍郎,他固辞不赴,折返青丘浦,靠授徒为生。后被朱元璋借故腰斩于南京,年仅三十八岁。

    高启诗作雄健有力,质朴真切,富有生活气息,一改元末以来的缛丽诗风。高启一生在外为官仅三年,长期居于乡里,他的大量诗歌是真实描写当时农民劳动生活的,反映了人民疾苦,寄托了深沉的感慨。朱元璋在的时候,无人敢明着纪念,随着日子一长,什么恩怨情仇也都淡了,往日大逆不道的高诗人也被人记起,而这条街也被人所熟知了。随着商业的发展,街道两侧早已商铺林立,一派繁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