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对铁路如此看重,主要在于他所在战区的特殊地理环境。陆地作战的后勤补给基本上依赖于铁路交通运输。相比于马车,履带车辆补给,铁路运输带来的便利是非常明显的。一列火车很容易将一个营的作战单位运送到铁路沿线任何位置。铁路火车上也可以安装各种各样的火炮,这种火炮的威力足以为此整个沿线的火力覆盖。而在后勤方面。一列火车所运载的物资量远远超过了其他运送工具。
实际上,秦军的后勤运输已经开始依赖于铁路网。如果查看一下秦军的后勤补给线就会发现。秦军通常会优先考虑使用铁路来集中运送物资,然后在铁路的重点以及各个沿线位置延展公路系统,这就在一条铁路上展开了多条公路支干线,铁路处于整个补给的中心位置。公路则成为这些补给物资的集中散播地。秦军的后勤补给已经对铁路有着很强的依赖性。这一点非常像一战中的德军。德军能够打赢统一前的所有战争,所靠的就是发达的铁路网。德军的部署都是依靠铁路来完成。而秦军这一点也非常的明确,铁路就是秦军后勤补给物资中心站。这一点非常相似,但不同的是,秦军主动把铁路变成了封锁线。并且以此为延伸,主动在铁路四周布设攻击控制范围,然后一点点的耗死对方。实际上,秦军是把铁路和公路两个系统并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体系。
蒙恬的这份报告很快提交给了国尉府和参谋部两大军事机构,随后这份报告由国尉府递交给尚文来处理。因为这需要政府财政性拨款,国尉府可以批复。使用资金。但是拨款来自尚文这里。尚文则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是否拨付这笔款项。
这份报告通过电报的形式传到尚文的办公室,但尚文并不急需看到。办公助理会在丞相文官处理之前才能拿到文件。秦国到处都有事情再发生。这就需要大量的文官来处理。但随着办公人员的扩大,原来尚文的办公地点已经无法满足办公需求。这就要求秦国丞相府重新选择一座办公场所。
这笔款子通过跟征税委员会协商。主要这笔款子用途不是用在公共建设上,秦国目前有一笔百分之十的款子是不需要通过征税委员会管理的,这笔款子就是秦王的私人收入。也就是王室款项。这笔款项还有一笔追加款项就是秦王陵寝的建设。但考虑到实际的需求,征税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加强政府的办公用地的建设,而且,这笔款子之前曾经提议,但却临时改变用了用途,主要用于海军建造大型木质船只。结果海军令所有人感到失望。自然这笔款子也就打了水漂。现在这笔款子必须拨付出来。
既然拨付了就要选择何种建筑的时候。尚文才知道秦国目前建筑的高层数已经达到了十二层。之前秦王曾经明确的下令在新城区之外不得修建高层建筑。这主要是,一旦修建高层建筑将可以俯瞰整个秦王宫,这种挑战王室的做法自然是不被允许的。
但在韩国新郑的秦国租界区以及周边却没有这种限制,主要是韩王宫本来就有些破旧不堪,韩女王自然看不惯,所以在韩王宫之外她又选择了另外一块用地作为韩国王室的专门用地,不同韩王宫那种木质结构。所有的建筑采用了现代建筑气息的高楼大厦,韩淑一口气建造两座二十层的高楼大厦作为新郑的标志性建筑,最重要的是两座建筑可以再外观悬挂各种颜色的电灯。而且高楼大厦采用钢筋混凝土建筑,不仅在结构上优于木质结构,而且在防火材料上也由于其原先的结构形式。
面对来自韩国新郑的建筑赶超,秦国自然不甘落后。既然新城区不能建设,那么咸阳就另辟途径,在新城区以东二十处重新建造一个新的城区,这个城区暂时还没有起名字。但这里却是高层建筑集中地。这里秦国将要建造二十二层高层建筑。这个建筑主要用于商业,办公,酒店。而且这里风景优美,交通便利,咸阳东火车站,高速路口距离此地不足十里。这样一来大量的酒店,包公场所纷纷在这块土地上建设高层建筑。最重要的是,这里有很多未开发的地区可以修建停车场,这个非常重要,修改和建造的费用基本是一比三之多,因为修建需要一笔不小的改造费用。所以建造的费用远远低于重新建设。
秦国之所以可以修建高层建筑,有很多便利的技术发明支撑和需求。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原有的商铺面积在平面上已经无法其满足其商业需求。特别是大型商场。办公用地,还有酒店服务。但商业用地的价格向来是非常昂贵的。在一座城市的中心位置其商业用地远远高于周边。这就不得不让商家利用空间上的高层用地。
秦国在新城区最高建造过七层高楼。建造这样的高楼秦国使用了不可拆卸底座的塔吊作为大型起重设备,搅拌机,空心砖的使用增加了秦国建造高层建筑的经验。
最重要的是,韩国新郑的建设,新郑首次建设超过十层以上的高楼为秦国的建筑设计师,工程师们提供了实践高层建筑的经验,这些都是高层建筑能够建造的重要原因。
技术设备的支持还有打桩机。这种能够打入地下近八十丈深的打桩机可以有效的为这些高楼大厦提供坚实的地基,这些都是高楼建筑所不可缺少的。当然,最重要的是钢筋水泥材料的使用。如果没有这些,仅仅依靠木质材料是无法支撑这么大的高楼建筑存在。
另外就是城市功能的分区。城市不在是集中扩张开来。而是随着城市的扩张分散他的部分功能形成各个城市区。秦国建造的这些高楼大厦正在分化出原有的商业功能。这些商业功能有能力组建新的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