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回过头来,以一种狐疑的目光,看向了匆匆而来的鲁肃。
鲁肃匆匆爬上顶层甲板,喘着气沉声叫道:“大王,不可进攻啊,陶贼把程老将军当作挡箭牌,挂在了那铁铁横江阵前,咱们若是进攻,程老将军必死无疑啊!”
“什么!”孙策神色立变,举到一半的银枪,凝固在了半空中。
孙策不得不放下银枪,几步冲至最前边,趴在船首上,瞪大眼睛,凝目细望,隐隐约约瞧见魏军旗舰之前,似乎果然是悬着一人。
那人,必是程普无疑。
瞬间,孙策惊怒到了极点,咬牙切齿的骂道:“陶贼啊,你这个残暴的奸贼,竟然敢拿程老将军做你的挡箭牌,你这个奸贼!”
孙策虽然惊怒,一时间却又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发兵进攻。
不光是孙策,潘璋、陈武等吴国诸将,个个也惊怒不已,不知该如何是好,没人敢向孙策进言。
要知道,程普可是吴国元老之臣,谁向孙策劝说进攻,哪怕最后取胜,对于程普之死也脱不了干系。
而若劝说孙策停止进攻,那这柴桑城,岂非是拱手送于了魏国,这重责谁又背得起。
孙策进退两难,吴国诸将们,又何尝不是进退两难。
“柴桑城乃我大吴西面门户,其得失,直接关系到我大吴的生死存亡,怎可因为顾忌到一员被俘之将,就拱手送于陶贼,大王,国事为重,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啊。”
一片沉默中,只有庞统站了出来,以大局为由,劝说孙策继续进攻。
孙策身形一震,回头看向庞统,目光中闪烁着惊讶,除此之外,还流转着几分不易觉察的如释重负。
很显然,孙策虽然对程普这员老将有感情,但这种感情再重,也重不过他身为王者的铁血冷酷之心。
他很清楚柴桑城有多重要,绝不可能因为一个程普,就放弃了此等重镇。
他明知如此,却又碍于声名,无法冷血无情的做出这样的决定。
这个时候,庞统正好站了出来,帮他说出了自己不放便说出口的话,孙策岂能不如释重负。
孙策暗松了口气,默默转过身来,就准备再次扬起银枪,下令进攻。
这个时候,鲁肃却急道:“大王三思啊,程老将军用是先王老臣,功高德重,大王若是下了这道命令,只怕会失了将士们的心啊。”
孙策眉头一凝,扬在半空的枪,又悬滞不动。
庞统却冷冷道:“程老将军既是先王老臣,为我大吴而死,正是死得其所,倘若因为顾忌他,大王就妇人之仁,那陶贼只需要把他绑在船头,大军顺流东下,我军是不是就要一箭不发,一路后退,把我大吴河山,拱手送给陶贼呢?”
一句反问,瞬间把鲁肃问到哑口无言,不知该怎么回应。
同时,庞统这一番话,也击碎了孙策心中,最后残存的一丝顾虑。
“士元说的对,此战关系到我大吴国运,关系到江东百万百姓的存亡,本王岂能因一人生死,就将百万生灵的性命,置之不顾,本王做不到!”
眼中,只余下决毅的孙策,手中银枪狠狠向前指出,悲愤的大喝道:“传本王诏令,大军进攻,夺回柴桑,诛杀陶贼,为程老将军复仇!”
吴军上下,斗志再次被孙策的决烈所点燃。
众将愤怒无比,纷纷叫嚷着要杀陶贼,为程普报仇雪恨,俨然程普已经死了似的。
嗵嗵嗵——
吴军舰队中,隆隆的战鼓声再度冲天而起,太史慈和贺齐所统领的四百余艘前锋舰,近两万吴军水军,溯流而上,直扑魏军而去。
柴桑城头,看着鼓噪而进的吴军,陶商眉头只是暗暗一凝,却并没有一丝意外之色,口中轻叹道:“果然不出所料啊……”
“程普那老杂毛,可是孙家的两代老臣啊,孙策那小杂毛,竟在能忍心下得了手!”身边的樊哙,也惊奇的骂道。
陶商却冷笑一声,“孙策果然也是一个铁血枭雄,看来程普这个挡箭牌已无用,罢了,传令给马援,将程普解下,待此战结束之后,再将他斩首吧。”
号令传下,一骑斥侯即刻飞奔出城,乘船赶往马援所在的旗舰,下达陶商的诏令。
“这一战,注定只能真刀真枪的拼了,擂鼓,为江上的将士们助威。”陶商战刀一挥,喝令道。
柴桑城上,震天动地的战鼓声,冲天而起,很快压过了吴人的鼓声。
水上,那七千勇士,在战鼓声的激励下,无不是热血沸腾,每个人都握紧了武器,报着必死之心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