燔史关,扼陈仓狭道。位于大震关并大散关之间。亦是西州有名军堡。
平日不对商旅开放。由都尉玄领一支精兵驻守。必要时,可经陈仓狭道,进出陇山。驰援震、散二关。
规模比二关稍逊。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各项设施,应有尽有。
饶是如此,然待见过十里函园。仰望九堡连横,二崤城制霸山巅。庞氏兄弟,仍各自咋舌,震撼无以复加。
如此制度规模,距京师洛阳,不过五里之遥。洛阳过半百姓,迁居园中。堆砌繁华鼎盛,沸腾人烟。无怪杨秋慨叹,天下必为蓟王所得。
杨秋、梁兴、张横、成宜、田乐、伍习、阳逵、成公英,并庞硕、庞德,同门十人中。庞氏兄弟,入门最晚。然论师门最强,非小师弟庞德莫属。
后世常闻,“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庞德知行倍增,一日千里。早将众师兄,抛于身后。恩师姜老都尉,名声仅限西州。然论门下弟子,并家门后起之秀。稍后当天下知名。
多年前。仿蓟国太学坛,蓟王于大震关设陇右官学。姜老都尉族中三子:姜宜、姜叙、姜囧,同入大震关,潜心学艺。常为西州少壮之首。饶是蓟王,亦闻姜氏三子之名。年初,三子同仕,共入辅汉偏将军鞠义大营。
俗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幕府先纳西州入怀。天下雄兵,纷至沓来。日积月累,遂成燎原之势。
常山之蛇,杨秋、成公英号称首尾。庞氏兄弟,便是心腹。余下皆为一鳞半爪,不一而足。
共入军堡,兵器坊。放眼望去,楼桑兵甲,琳琅满目,陈列架上。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外加机关战具,奇门遁甲。应有尽有。但凭所需。且皆是百炼羽纹,精工锻造。十人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时下论百炼成钢。大汉无出其右。毋需多言。墨门大兴,各式机关重器,加持增益。助蓟国冶炼锻造技艺,推陈出新。如双层夹胶,清钢琉璃具装象铠。便是其中佼佼者。
象林苑中一千头矮象,已先行披装。正待随船南下,攻略身毒。
制式装备,便在于即穿即用。“不挑人”。因武功爵,助军市兴盛。稍后,私人订制武装,日渐流行。辅汉将军大营,伍长、什长,皆有专属装备。营中兵器,皆有长短模组,并各式配重。便是镶嵌金玉珠宝,亦可因人而异。为提升战力,无所不用其极。
如口含吹矢,便是将作寺专为无当飞军定制。
众人足备长短兵器,量身编纂铠衣。有说有笑,返回国邸不提。
“一夜足否?”成宜担心,量体裁衣,颇费工时。恐来不及。
“一夜足矣。”成公英笑答。
果不其然。
待翌日起身。漆木衣柜,已送至外舍。打开视之,铠甲居中放置,各式兵器,分门别类,陈列两侧。直令人爱不释手。
“此便是,楼桑士柜。”杨秋慨叹。
“正是甲士衣柜。”成公英心悦诚服。
闻幕府雄兵,人人皆有此柜。置于营房马车内。可随用随取,柜中小屉内,还足备养护器具。便于日常擦拭磨砺。
窥一斑而知全豹。蓟国武备,亦如蓟国风貌,精益求精,正向帝国迈进。
喜提个人兵器库装车。庞氏兄弟,随军门都尉华雄,奔赴蓟国。
西林烽鼓,如期而至。
首战,护军将军营,夷洲司马鲁比莫纳,对阵辅南将军营,别部假司马裴继。
时蓟王率军南下,立江表十港。南巡至夷洲。擂台比武。命函园御姬出战,解汉夷积仇。登台山蛮勇士,便有鲁比莫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