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无外交。强权再行仁政,则无往不利。
此便是煌煌天汉,最大优势。四百年,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封狼居胥,立南海柱,威名赫赫,如雷贯耳。毗邻如此强汉,蛮夷稍有不端,伏尸遍地,血流成河。忽得仁主,通商修路,筑城造港。一视同仁。焉能不感激涕零。
正因领先世界千年。乃永夜之明灯,黑暗中灯塔。象征着一切光明与美好。故五胡四夷,纷纷内迁。欲做汉人而不可得。即便饱受欺凌,逼急而反。却不愿外迁。只因身在大汉。
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比起周遭奴隶制部落文明,大汉的先进性,毋庸置疑。
用后世的话说,便是削尖脑袋,也要硬生生挤进来。无论如何,黑(非法移民)也要黑在汉土。
历代先辈,积威至此。正做刘备嫁衣。刘备继往开来,任重道远。唯砥砺前行,誓不辜负这个时代。
三足踆乌,船宫监牢。
大秦圣祭施以驱魔秘术。上元夫人不愧是西王母座下首徒。心防虽摇摇欲坠,却仍坚贞不屈。西王母派乃群仙之首。先前曾降为弥月之喜。刘备不欲树敌。故未施以极刑。一旦无所不用其极,则再无转圜。如此必引王母报复。大震关首云霞殿女仙危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为大局计,断不可恣意妄为。此,便是明主。随心所欲,乃桓灵所为。
熬过药效褪去。上元夫人悠悠转醒。
待眸中水雾散尽,这才发觉,刘备并大秦圣祭,正立于当面。
“夫人安好。”刘备平静开口。
“枷锁在身,不能施礼,王上恕罪。”上元夫人虚声对答。
“夫人当知,孤并无恶意。对贵派亦无歹念。然夫人屡次出手,所为何来?”刘备问道:“今深陷囹圄,言不过三人之耳。唯天地可知。夫人可否实言相告。”
“原来王上早知。”上元夫人眸中骤生波澜:“实不相瞒。屡次三番,欲请王上赴瑶池仙会,乃因王母欲知襄楷下落。”
“哦?”刘备一愣:“莫非,王母亦寻襄楷。”
见刘备表情不似假装,上元夫人苦笑:“莫非,王上亦不知襄楷行踪。”
刘备言道:“孤本以为,王母必然知晓。”
上元夫人言道:“王母以为,王上必然知晓。”
“如此说来,西王母派与襄楷并无瓜葛。”
“实不相瞒,多年前,天师道张道陵、太平清领道于吉、北海郎顗、平原襄楷等,先后登临昆仑墉宫。与王母坐而论道。言及天下大势。前人皆言,汉室气数已尽。唯襄楷另有高论。”上元夫人言道:“襄楷言:今汉自桓帝以来,天垂尽,地吐妖,人厉疫,三者并时而有河清,犹春秋麟不当见而见。虽说反常必妖。然大乱乃大治之始。若得麒麟天降,终结乱世。则可逢凶化吉,开三兴之世也。”
一言蔽之,负负得正。
刘备言道:“北海郎顗(yǐ),亦曾上疏顺帝:天垂妖象,地见灾符,所以谴告人主,责躬修德,使正机平衡,流化兴政也。《易内传》曰:‘凡灾异所生,各以其政。变之则除,消之亦除。’。换言之,灾异皆可消除。”
“王上明见。”上元夫人答...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