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好过。柳振邦,你替老夫想想,如何收拢城中百姓的心,让他们能够帮我们熬过这一关?”
柳振邦想了想道:“下官倒有一个想法。下官从林觉口中听到了他说的一句话,他为了表示对吕相威胁要杀城中百姓的条件不在乎,说了一句‘汴梁百姓从贼不反,死有余辜。’。这话说的可不轻。下官想,咱们可以将林觉的这句话散布出去,告诉百姓们他们现在已经被落雁军当成是大周的叛贼,落雁军破城之时,便要对他们进行清算。这么一来,百姓们必然恐慌,也必然会全力助我们守城了。吕相再发发慈悲,分发也粮食物资缓解百姓们的饥饿和恐慌,老百姓们会更加的死心塌地。不知吕相以为如何?”
吕中天缓缓点头道:“好,这个主意好。振邦,你即刻去办。若是百姓真心愿意守城,他们也未必能攻下汴梁来。就算守不住城池,咱们也给他们留个隐患。百姓们必然对林觉和郭昆怀有戒心,这百万百姓中哪怕只有一小半不服管束,汴梁城也将乱成一锅粥,这算是老夫留给他们的礼物吧。”
柳振邦连连点头道:“对,城破了,他们进了汴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吕相,下官还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吕中天沉声道:“但说便是,有何不当讲的?”
柳振邦突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向吕中天磕起头来。吕中天皱眉道:“这是作甚?”
柳振邦沉声道:“有件事下官早就想说了,但一直不敢开口。如今这个时候,下官觉得必须要说出来了
。数月前,皇上下诏禅让皇位给吕相,天下人皆耳闻目睹。吕相出于忠君之心,迟迟没有登基即位。在下官看来这是一处败招。正因为吕相顾忌太多,没有尊旨即位,才让郭昆林觉钻了空子,提前宣布继承大周皇位。虽然郭昆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顺,但是在这种时候,天下人心浮动之时,无知之人自然是不辨真伪,只跟着皇帝走,而不管其皇位到底是否名正言顺。这让郭昆成为了大周百姓认为的皇帝,反而认为吕相是反贼了。吕相的顾虑反而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下官认为,此时此刻是时候拨乱反正了。吕相应该即刻奉诏登基为帝才是。一来,亮明态度,旗帜鲜明,正告天下百姓,郭昆皇位不正,吕相才是大周正统,先皇禅让的大周皇帝。二来,您登基之后,发布诏令,召集天下人马前来靖难,则有心帮咱们的地方兵马可以名正言顺的赶来救援。其三,新皇即位,气象一新,您可发布惠泽万民之诏,必可振奋人心。下官都想替您想好了,你可以大赦天下,可以下诏免天下百姓钱粮赋税,还可以给地方官员加官进爵收拢他们的心。如此,同之前我们对百姓披露林觉诋毁京城百姓之言并行,数管齐下,比将使局面变得更加的有利。起码可以振奋城中官员和军民的士气不是么?拿下官自己的感受而言,现在一个皇帝在城外,下官跟着的是吕相,给我的感觉便是我这个副相也似乎也名不正言不顺。由己推人,我感觉其他将军和大人们心里肯定也是这么想的,毕竟跟着的是吕相而不是皇上。做的不知是谁的官。但吕相只要一登基,则所有的一切便都名正言顺起来。做起事来也更加的有目的和奔头了。还请吕相三思此事,若觉得下官所言不差,便需即刻登基才是。”
吕中天呆呆的站在那里,瞪着面前侃侃而言的柳振邦发愣。他没想到柳振邦居然说的是这件事,这让他惊讶之极。但是柳振邦的话却真正激起了吕中天心底里的欲望,这种欲望在这几个月里已经被压抑在心底不敢再拿出来想了。这数月来的失利,局面的大恶劣,让他称帝之心已经被压在心底最深处,因为实在不合时宜。他认为称帝的时机便在于大局已定之时,而不是局面恶劣之时。但柳振邦的话却燃起了自己心底的那堆快要熄灭的火焰。
他倒不是认为柳振邦说的那些抱怨他错过时机的话是对的,而是此刻在他心里涌起了一个念头:此时若不登基称帝,这辈子便恐怕就再无机会了。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既然前途未卜,一片渺茫,何妨索性登基,起码自己也是做过皇帝了,也不至于到最后都抱憾。
吕中天的这种心态就像此刻城中的那些抓紧时间纵情声色的将领和官员们一样,抱着过把瘾就死的末日心态,带着最后的疯狂的色彩。至于能否真如柳振邦所言的那样有扭转局面的作用,吕中天倒是并不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