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忽忽已然进了九月。九月初二,应天府中郭旭所率大军似乎终于耐不住性子,开始全军出动,兵分三路,从东中西三个方向往北全面推进。
战事从一开始便陷入了一边倒的局面,早已失去抵抗能力的七八座教匪占据的州县几乎没有丝毫的抵抗便易手。这些州县之中其实早已没有什么抵抗力量,大部分的教匪都已经撤往了单州以北的成武集结,自然是毫无抵抗之力。
九月初五,郭旭亲率大军攻克单州,这里曾经是海东青落脚之处,也是一处较大的州府。地处京东西路腹地位置的单州被拿下之后,整个京东西路的府州县地盘已经收复过半。单州西北方向,便是此刻教匪兵力集结的成武县了。
对海东青而言,单州失守,则意味着成武县即将受到威胁,双方相聚不足三百里,下一个禁军的攻击目标必然是成武县了。那也意味着他不得不展开向西的突围行动了。
单州失守的消息传到成武的当晚,海东青便即刻召集全体护教护法开会,宣布了次日禁军兴仁府的命令。海东青的要求是,必须在三天之内攻克兴仁府,敲碎向西进入京北五县的最后一块硬骨头。三天时间,正是郭旭大军能增援兴仁府的最快速度。倘若三天拿不下兴仁府,郭旭大军赶到,那便是前无去路,后无退路的局面。
会上,所有的护教护法都歃血为书,写下了敢死军令状。虽然这有些强迫的成分,但其实所有的头目们心里都很清楚,这是最后的机会,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拿下兴仁府,才能挡住后方禁军大军的进攻,才能一路西进,逃出生天。此时此刻,毫无花哨可言,只能全力以赴,不成功便成仁了。
次日一早,浩浩荡荡的教匪大军开拔。这一路包括护教军、圣老团、圣女团、圣灵团、以及押运的粮草物资搜刮的金银财物的大车等等,人马队伍绵延二十余里,铺满了往西的道路。
在霜天萧索的山野之中,这些被裹挟和洗脑或者是无可奈何不得不跟随的近六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西行。天空中秋雁南回,成排结队,去往温暖的南方准备过冬。而地面上这些人却截然不同,他们却是离开家乡,奔赴未知的远方,不知归途几何。
当然,所有的人都来不及感慨这些,因为一场残酷的攻城战已经迫在眉睫。成武县距离兴仁府只有不到一天一夜的路程,次日午后,先头护教军的三千教匪便已经进入了兴仁府所辖的范围之内。
……
兴仁府,原为曹州。庆丰二年升级为府。之所以升格为府,也是因为和辽国之间的关系越发的紧张所致。自从和辽人之间龌蹉频生之后,大周朝廷为防止万一,除了在边镇增兵之外,也开始在边镇一线以南构筑第二道防线。于是,一部分州城开始升级,加固城防,屯扎兵马,建制也随之提升。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纵深方向必须要有数道防线,如果和辽国发生全面的冲突,即便边镇一线城池不保,可迅速依托后方加固升级的州府组成第二道防线。这兴仁府便是这升级驻军计划中的一环,和汴梁以北的七八座升级的城池一起构成了自西往东的第二道防线。
原本是曹州的兴仁府,因为只是州城,并无驻扎兵马之权,升级为兴仁府之后,有一只厢兵兵马在此驻扎,那便是广济军。广济军的称谓由流经兴仁府的广济河而得名。广济军的编制其实是不足的,一只地方州府的驻军,一军足额兵员是八千人。但广济军的编制只有五千人。这也是因为朝廷的财政这几年实在太吃紧,所以除了重要的边镇和大州府兵额满员之外,像兴仁府这样的地方,能有六成足额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很多地方其实连一半的兵员也不足。这和大周朝拥兵近两百万的事实似乎不符,但这却正是现实。大周朝似乎处在一种永远兵员不足的窘迫之中。
兴仁府也并不大,实际上只是一个州的规模,辖下四县为宛亭、济阴、南华和乘氏,人口也仅有十二万。但莫看府不大,治所所在的兴仁府的军事设施和城池建设却很扎实。既然是朝廷北方的第二道防线的一环,兴仁府在城防和军事设施的建设上确实花了不少银子和功夫。扩建曹州为府,在城墙外围扩大了城池的规模建造了一道外墙。外墙高大坚固,建有数十座箭塔敌楼,北城门处还有瓮城。而整个城池也被分割为内外两城。内城是原来的老城墙所包裹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而外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