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犹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不知不觉,李恪又在太原度过了四个年头!掐指一算,李恪发现自己尽然在太原已经待了整整八年的实话。
书房外的院落,有三个四岁大小孩童在玩耍,嬉闹之声不断,这才平常是不会出现的,谁敢在北王的书房外嬉笑打闹呢?
可眼前的一幕真的出现,还是这么真真实实出现在了这里!
李恪举目望向窗外,发些了门外的三个小家伙,便对王中长说道,“让他们来书房说吧!”
王中长领命,就见三个小孩子仪态端庄的走进了李恪的书房。
“参见父王!”
其中两个外面有三分像李恪的男孩说道。
“参见义父!”另外一个居后一点的男孩也恭敬的施礼道。
“不用多礼,都起来吧!”李恪笑着对三个孩子说道。
眼前的这三个小孩,两个的他的儿子李仁和李毅,另一个是早已被李恪收为义子的狄仁杰。
李恪收狄仁杰为义子,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无心之举。他想让狄仁杰跟自己的两个儿子一起习文习武,好重点培养这个大唐名将,这对狄仁杰来说是好事,可狄仁杰的身份又使得它不能自由的出入王府。所以,李恪便认了狄仁杰为义子,这样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居住在王府,跟李仁和李毅两人一同接受先生的教导。而这也是狄知逊最为高兴的一件事情!狄知逊崇文,他自然清楚对于孩子的教育是重中之重,能让自己的儿子在王府读书,陪伴两个小王子,这绝对是一笔丰厚的财富。对于李恪,狄知逊有着特殊的信任和自信,他很清楚李恪的志向,并认为李恪肯定会实现自己的志向,才会对狄仁杰陪伴两个小王子一同读书很满意。在李恪当时提出的时候,说让狄仁杰做他的义子,他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李恪。
“你们怎么跑到书房禁地来玩耍了?该读的书读了吗?该写的字写了吗?”李恪淡淡的问道。
“父王,我只想问问你,我们过几天是否要去长安见皇爷爷呢?”李仁开口向李恪问道。
“你是听谁说的?”李恪目光严厉的盯住了李仁。
自从四年前来到太原,他就没有再回去长安城,即便是去年长孙皇后病逝,他上书去长安奔丧也没有接到李世民的圣旨让他去长安。所以,这次房遗爱快要从陆军学院毕业了,房遗爱一毕业,他便准备要迎娶高阳公主,而李恪的意思就是借此机会去趟长安。所以,在这个时候听到李仁这么说,他心中颇为不悦。他这次想借高阳公主的婚礼去京城,这只是跟狄知逊等心腹我们商量过之后做出的决定,至于去得成还是去不成,那还是要看李世民是否答应,而在这种情况下李仁去这么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这一番话,他怎么能不惊讶呢?想到去年长孙皇后病逝,自己没有接到朝廷奔丧的圣旨,李恪的心里就非常的揪心,而且疑云顿起。他很清楚,皇后病逝,作为皇子他怎么能够不去奔丧呢?朝廷官吏断然不敢下这样的命令,唯有自己的父皇才能下这样的命令。所以,他隐隐的感觉到父皇对自己宠爱已经减少了喝多,更多的是将他移植到了李治和李承乾的身上。想到李承乾,李恪的心里就不是滋味,当初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岌岌可危,可由于坠马受伤,他又大义预先,舍小家而顾大义,不语追究坠马责任,化解了大唐跟吐谷浑之间的一场争斗,这使得他不但得到了听政的权利,而且又重新获得了李世民的宠爱。
李恪觉得,正是因为李承乾受宠,李治崛起,自己如今在父皇心中的地位降低了不少,才会有去年皇后病逝而不能奔丧的尴尬之举。而李恪自己也很清楚,这是父皇在告诫他,让他认真待在太原,别有他想,同时也在告诉长安的臣子百姓李恪的身份。李恪似乎觉得,也就是从去年长孙皇后病逝之后,自己在太原的地位显得很尴尬,似有被贬斥的味道。
所以,这次借高阳公主婚礼的机会,他想入京长安,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联合李泰牵制李承乾,不能让李承乾的势力太大,不能让李承乾这么轻易的就获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