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您还记得十多天前,我和三狗子到县城去办事,回来后我跟你说的,突击团贴出的安民告示吗?”
“我还没老糊涂,当然记得。”李英华没好气的瞪了儿子一眼后,笑道:“上面说了很多,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什么保境安民,我记不了那么多,我就牢牢地记住了告示最后面的两条:欺压百姓者——杀!投敌卖国者——杀!”
李峰津津有味的听着,虽说这份安民告示他没见过,不过,他心里有数,基本上都是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为主要内容,最多就是地方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添加一些。不过,听到最后接连两个‘杀’字,他心里还是隐隐有点吃惊,为张青山的杀气感到担忧。只是现在不好跟别人说,毕竟,他还没见过那份告示,再加上,他相信这份安民告示必定不会出现大问题,否则,就是整个突击团的领导班子水平出现问题了……实际上,那份告示并不是张青山贴出来的,而是一营长刘兵和三营长齐子轩还有宣传队陈姐等人共同商量后,为了纠正一些已经发展到极为严重的不正之风,比如说有些人认为当二鬼子能吃香的喝辣的,还能捞油水,却不想这是出卖自己同胞,给小鬼子当狗等等风气,而特意写明。说白了,就是乱世用重典。
说话间,大家来到李英华的家。
果然是族长的居住地,明显比别的普通人家要高大得多,气派得多。
进入大厅,大家坐定,上茶。
闲聊几句后,见大厅里就李峰、向涛、他儿子,加上他,一共四个人后,李英华突然站起来,对李峰抱拳作揖。
还没等李峰反应过来,却听李英华哀求道:“李长官,大家伙都说八路军是为百姓考虑的好队伍,老朽有个不情之请,虽然说出来冒犯了李长官虎威,可要不说的话,恐怕我李家村数百口子人,蒙难就在眼前了……万望李长官怜悯。”
“李族长不必如此客气,有什么话只管说,只要我能做得到的,一定答应。”
“谢谢李长官。”
李英华直起身,面带悲容的看着李峰,道:“我们今日跟鸡公山的土匪打了这么一仗,打死打伤他们那么多人,已经是结下了死仇。李长官和各位在此,鸡公山的土匪必不敢冒犯,可李长官和各位好汉一旦离开,恐怕,鸡公山的土匪必定含恨来报复,到时候,我李家村数百口子人,就会……就会……”
说着说着,李英华居然留下了眼泪,语气哽咽,竟然说不下去了。
李峰却瞬间就明白了一切,也极为佩服李英华的表演,或者说,对于这个七十多岁的老者的睿智和老道,真是不得不服。
李英华必定是从一开始就打定了这个主意:请突击团帮忙把鸡公山的土匪给剿灭了。所以,他先是问八路军驻扎在哪儿,有多少人枪。得知是突击团的人,立马就和儿子一起好好地吹捧了突击团一番,见火候差不多了,就开始哭诉,为的就是让突击团不不好不答应……别的不说,从他最开始连八路军的名字都没听过,可这转眼间就一口咬定八路军是为百姓考虑的好队伍。仅从这话,就能听出他话里的真谛。
也真难为这个老者,为了全村的存亡,可谓煞费苦心,还得加上演戏一番。
虽然有点被人愚弄,被人架到火上之意,可八路军为百姓办事,自然是义不容辞,区区个人喜好算不了什么。
“李族长,鸡公山的土匪是我们突击团杀的,您老就是不说,我们也有义务把这事给您办好了。”
“谢谢!太感谢了。我们李家村几百扣子人,可就全仰仗您了。”
李峰又安慰了他几句后,转身对向涛说:“马上派人到团部,请他们即刻调兵过来,剿灭鸡公山的土匪,还李家村一个太平。”
“主任,从团部调兵过来,怎么着也得走个一两天,时间上恐怕来不及……万一鸡公山的土匪听到什么风声而转移了,咱们要再找他们可就难了。”
“那你打算怎么办?”
“这里已经属于龙凤县境内,咱们突击团一营和三营正好在县城内驻扎着,我看不如就到龙凤县的县城里,请一营或者三营派兵来剿灭鸡公山的土匪。如此,不仅速度快,而且不容易走漏风声。”
“嗯!你马上派人去办。”说完,想了下,对李英华笑道:“李族长,咱们对这一带的地形不熟悉,还望您给指派几个信得过的人去当一下向导。”
李英华的儿子立马站起来说:“不用这么麻烦,我带几个人去给长官们当向导。”
“那可真是太感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