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的唐军步兵们刚好从被拉走的木栅栏处冲上青石坪。
冲上青石坪之后,唐军兵士们反而不着急了,他们在伙长、队正和旅帅以及校尉们的指挥下迅速排成整齐的阵型顶着盾牌挡住前方射来的箭矢。
在排好阵型之后,随着校尉一声高喊:“前进——杀!”
“杀杀杀······”唐军步兵踏着整齐的步伐向吐蕃军逼近,后面的枪兵迅速跟上来,每一个刀盾兵身侧跟着一个长枪兵,而弓箭手则在最后面随时提供远程支援打击。
与吐蕃军乱糟糟的场面相比,唐军有组织、纪律性墙,兵士们的战术素养很高,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每一步都带着极大的声势。
两支军队终于相撞了,唐军校尉们大喊:“长枪手,刺——”。
数百跟长枪统一刺出来,最前面吐蕃军即使有盾牌保护,也有很多人被刺中倒地,还有很多被刺在盾牌上连连后退,这时唐军刀盾手们向前一步顶住对方的刀盾手或长枪兵,用手中横刀磕开刺过来的长枪或大刀,帮助身侧的唐军长枪兵挡住攻击,起到保护长枪兵的作用。
赵子良之前用骑兵奔射战术已经射杀了大量的吐蕃长枪兵,此时还剩下的吐蕃长枪兵已经不足两百人,人数实在太少,不能对唐军刀盾手进行压制,而吐蕃军弓箭手又被唐军弓箭手压制,双方进行对射,但唐军弓弩的射程要比吐蕃军弓箭射程大得多,处处压制吐蕃弓箭手们。
吐蕃军已经没有任何地利优势可言,既没有城墙保护,又没有地利高度优势,唐军在兵力、兵种和武器方面都全面压制吐蕃军,吐蕃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双方的差距不仅体现在武器和防具方面,还体现在军事素质方面。
面对唐军的整齐劈砍动作、刺杀动作,各行其是、手忙脚乱的吐蕃兵们纷纷被斩杀,吐蕃百夫长、大五百和千夫长们都束手无策。
高声吼叫的巴彦看着唐军步步紧逼,每踏一步都有许多吐蕃兵倒下,他脸色惨白,嘴唇直哆嗦。完了,顶不住了,巴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昏迷的达扎路恭,他高声命令另外两个千夫长带着剩下的人马挡住唐军的进攻,自己带着十几个兵士迅速向后面一处房屋跑去。
在巴彦的命令下,两个吐蕃兵用一块门板抬着昏迷的达扎路恭,其他十几个兵士每两人扛着一块门板快速向河边跑去。
来到河边,巴彦让兵士们把门板放在河面上,用木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个简易的木筏子,他最先把昏迷的达扎路恭抬上木筏。
“木筏承载不了这么多人,你们全部回去挡住唐军,我会照顾你们的家人!快去!”巴彦大声命令,十个护卫悲愤地转身提着刀剑再次返回青石坪,而巴彦则只带了四个护卫坐上了木筏顺着河水向下游漂流而去。
“千夫长大人,我们要去哪里?是返回新城吗?”一个护卫心有余悸地问道。
巴彦摇头道:“新城已经没救了,去了也是送羊入豺狼的嘴里,我们去大通河北岸,向北走,希望能尽快找到郎中医治将军的伤!”
留在青石坪的吐蕃军最终还是被全歼了,少部分丢下兵器跪地投降,王难得下令把俘虏都抓起来集中看管,并派人寻找达扎路恭。
战场打扫完毕之后,唐军兵士们依然没有找到达扎路恭,王难得从几个俘虏的嘴里得知达扎路恭已经被巴彦带着几个护卫坐上木筏子从河面上逃走了。
当日黄昏时分,王难得带着大军押着俘虏赶到了新城城外,进入营地之后和郑三来到赵子良营帐向他报告。
“将军,末将无能,大军攻上青石坪,歼灭吐蕃军之后没有发现达扎路恭,有俘虏说他中了将军一箭之后重伤昏迷不醒,被手下大将巴彦带着几个护卫用门板做成木筏从河面上逃走了!”
赵子良闻言忍不住道:“想不到这达扎路恭的命还真大,看来果然非常人!算了,此事也怪不得你,你和将士们先去吃些东西,吃过东西之后再过来议事!”
“诺!”王难得行礼之后转身离去。
赵子良又问郑三:“辎重队到了没有?我们现在有什么攻城器械?”
郑三摇头道:“辎重营还在十里外,不过很快就会到了!由于这次要翻越祁连山山脉,因此我们只带了一些便于携带的床弩的零部件,其他攻城器械一概没有携带,如果要用的话,必须现在就开始打造”。
赵子良思索良久,摆手道:“算了,打造攻城器械太麻烦,说不定等你们打造完成,新城早就被我们攻破了!来人,传本将军军令,分别从北门和西门外各调三百骑兵加强东门外的兵力”。
“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