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战船之上,诸葛亮站在船头,迎风而立。
在其身后,关羽手持青龙偃月刀,眉头紧紧皱起,却是一言不发。
天气慢慢变得暖合起来,现在正是渔民捕鱼的大好时机,诸葛亮看着在长江上打鱼的渔民,眼神有些迷离。
“滚滚黄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礁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关羽听到这里,眼神却是有些飘忽,想起了往事,不由微微叹息。
这首诗乃是秦王陈旭所作,只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仅仅是陈旭剽窃的东西罢了。
当时为了应景,陈旭还特意把长江改成黄河。
那一次,由于陈群父亲身死,要被安葬到陈氏祠堂,陈旭才离开蒲坂沿着黄河东行。
那个时候,刘备还是依附于陈旭之下,需要仰仗陈旭的庇佑,才能在豫州站稳跟脚。
故此,得知陈旭东巡来到豫州附近,刘备就率领关羽、张飞,前来拜会陈旭。
那一次会面,双方关系十分融洽。
及至终了,关羽甚至随陈旭一起前往关中,回到自己家乡,见到了分开很多年的妻儿。
那一次回家的经历,直到现在关羽仍旧感觉历历在目。
妻贤子孝,槐林结义,关武为父杀人,案情百转千回,县令铁面无私……
这些往事,虽然距离现在很久了,关羽想到之后,也会有一些失神。
每每想到这些,关羽也感觉欠下了陈旭很多人情。
不仅是三兄弟落魄之时被收留,还是自己妻儿得到了陈旭照顾,都是一种很难偿还的恩情。
这一切的一切,很多时候都会让关羽陷入矛盾之中。
对于陈旭,关羽一阵感觉有种深深的愧疚,只不过这种愧疚在张飞战死以后,却让关羽纠结万分。
他想要恨陈旭,才发现自己没有恨他的理由。
毕竟,两军交战生死有命,更何况荆州军杀入巴郡在先,纵然中计兵败也无话可说。
只不过,张飞毕竟是他兄弟,关羽又岂会善罢甘休?
他不会去恨陈旭,却会恨陈政,会恨甘宁,会恨司马懿……
就在此时,诸葛亮却是幽幽叹道:“能够写下这么一首诗,可见秦王胸怀宽广,与世无争,却又何故逼人太甚?”
诸葛亮的话,打断了关羽的思路,他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诸葛亮。
其实直到现在,诸葛亮都没有向众人说过,黄月英被杀的事情。
徐庶虽然屡次询问,诸葛亮都是沉默以对,到了后来徐庶也不敢再过多打听。
故此,哪怕是刘备也感觉奇怪。
他不知道,诸葛亮为何会改变心意,主动来到荆州,释放出想要投奔自己的信号。
“军师此行真的有把握吗?”
被关羽打断了缅怀,沉吟半晌之后,诸葛亮说道:“把握并不太大。”
关羽闻言脸色微变,道:“军师既然没有把握,为何要花费时间,花费人力做此无用功。”
诸葛亮并没有理会,关羽言语中的不满。
他抬起头,静静望着那些打渔的渔民,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没有把握,是因为我并不知道,其余几位诸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
“也不知道,他们麾下的智谋之士,能不能看得清天下大势,影响诸侯的决断。”
“这一条路,注定布满了荆棘与坎坷,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前功尽弃。”
诸葛亮的语气十分平静,好像就算真的前功尽弃,对于他也没有太大影响一般,宛如一个局外人。
“只不过想要逆天改命,想要改变天下大势,若不奋力拼搏一番,又怎能如愿以偿?”
诸葛亮的语气,开始变得激昂了起来。
他目视关羽,道:“拼搏了,也许会失败,不敢拼搏,畏首畏尾,绝对不会成功。”
关羽听到这里,当即沉默不语,看向诸葛亮的目光也柔和了一些。
对于陈旭的强大,关羽非常了解。
他也知道,事情走到这个地步,除了诸葛亮最后的谋划以外,再想打破当今局势必定难如登天。
“既然军师有此豪情,关某人又怎会不拼死相助?”
“只要军师有用得上我关某人的地方,只管开口便是,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诸葛亮脸上露出了笑容,说道:“有云长此言,我就放心很多了,这次出使还真的要多多仰仗云长,不然绝无成功之理。”
一艘艘战船顺流而下,很快就来到了东吴境内,驻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