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
有些事情还是要说的,早说比晚说好方中愈略微思索一番便扭过身来,面对着建文皇帝朱允炆,向他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
“陛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们无非是想过好日子,吃得好穿得暖,朝廷现在如今已经在这一路上走得很远很远了,虽然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还有困难,可只要朝廷愿意做朝中的官员,认识到这个问题,那么咱们总有一天会达成这个目标,当然这只是一个小的目标,如果朝廷和陛下能够让百姓过更好的日子,他们都能够不用像现在这么辛劳,才能吃得饱穿得暖,那么他们就会感激陛下,就会感激朝廷,到那个时候如果真的有外敌前来的话,陛下认为有人要从他们手里夺去,他们所得到的,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将心比心,建文皇帝朱允炆也会明白,就好比之前皇位是太祖高皇帝传给他的,是他的皇爷爷传给他的儿子,也就是他的父亲,兴宗康皇帝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这个皇位会是他的。
可是后来英王朱棣想要起兵造反,夺走这样东西,那么他自然是要反抗的,百姓们也是一样,朝廷努力给了他们更好的东西,如果有其他人要来抢,自然是不会放下的,那么这个时候就只有反抗了,只有反抗才能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东西。
“百姓们会反抗,至少要保住自己手里的东西。”
“是的,陛下,只要朝廷和您不做那个抢夺他们东西的人,那么他们自然会维护陛下和大明帝国,如果是外贼前来抢,她们自然会跟着帝国一起反抗,这才是臣要做的,毕竟将他们牢牢的抱在大明帝国的战车上,才是能够长久维持大明帝国长久存在的主要因素。”
汉人是最团结的,汉文化又是最复杂的。
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放纵,也始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想要告诉建文皇帝,朱允炆的是有一些渠道是打不断的,既然打不到那就得好好利用,所以他必须要保证皇帝首先在这件事情上要想得通。
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改革最终失败,主要原因就是没有从上位者说通一场,从上而下的改革总好比一场从下而上的改革,毕竟死人这件事情基本上都是下层的老百姓所做的事。
他们也不想那样,也不想用自己的双手去从官军手里抢东西,可真到了那一步谁又说得清谁是贼谁是官呢?
“看来之前实行的那些政策还得加大力度,毕竟照你这么说,朕不但不能好好的享受,还得变着法儿养着他们。”
建文皇帝朱允炆算是想开了,毕竟方中愈所说的这一番话非常的有道理,其实他陷入了方中愈所说的一个小小的话术陷阱,那就是它首先是要为大明帝国考虑的,方中愈认为百姓们不会成为推翻大明帝国的推手,反而是他们自己,如果他们做得不好的话,就算是百姓们真的成了那个推手,也不能责怪百姓,这才是让建文皇帝朱允炆感到轻松的。
王爷们可能造反可能不会造反,百姓们同样也是的,可如果一个王爷能够造反,别人都说他不会造反,但偏偏他有造反的能力的时候,那么这个人才是值得忌惮的。
百姓们也是一样,如果大家都认为老百姓们吃不饱穿不暖不会造反的,可真要他们造反的时候那就晚了。
“可以这么说。不过陛下您也看到了,只要朝廷变得更好,百姓的手中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他们自然会想着法儿去创造,去改变,才能带来更多的变革,如今的京师已经看了,跟几年前大不一样,不仅仅是百姓的精气神儿,更是他们手中所掌握的那些东西和对未来的憧憬向往。这一点是臣之前万万没有想到的。”
“你说的对阵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变成如今这个样子,不过这也是你和大家的功劳,如今朝廷能有这样的变化,你手下的那一拨人起了不少的作用,既然如此,朕给他们一一奉上锦衣卫这边也该赏的赏,你呢,朕在想想给你一个什么封赏。”
“臣先谢过陛下了。”
上次不上次的都无所谓了,建文皇帝朱允炆心里非常清楚,方中愈其实并不在乎这些,如今民生他有了权利他有了,虽然没有位极人臣,可有些事情他说的比其他人还更加得算数,所以对于这一切大家也乐见其成。
看不惯方中愈的人,你就算再去讨好他也不会换来一个笑脸,愿意跟方中愈亲近的人,就算你不去找他,他也会想着反而贴上来,这就是如今大明所存在的现状,可这也恰恰说明大家是认可方中愈的,至少方中愈所带来的改变,让他们带来了实际性的好处,方中愈跟他们更多的只是同僚关系,甚至是说他把他们只当做一个工作上的同事而不是朋友。
跟在他身边的人都是当初一起出生入死过的自然是不一样的,他也把他们当做兄弟,所以经常还有人娶媳妇他也去看看,虽然不会露面,毕竟锦衣卫的名声变得比以前好了,也是强权机构,却让大家过平凡的日子,也还不错。
“接着说吧,刚刚才说了一件呢,朕知道你其他的想法肯定比这个更加的大,而且你已经想好了怎样来说服朕,所以就别弄这了,有话赶快说吧,趁今天朕心情好,要是过了今天,恐怕朕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是越来越好说话了。
毕竟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事情只能看到表面,背后更加严肃的问题还不在考虑之中。
“既然如此,那臣就说了,晨接下来所说的话可能让陛下难以接受,不过还是希望陛下能够慎重的做决定。”
“嗯,说吧,朕听着呢。难听的话真听过不少触犯龙颜的话,这也知道不少,所以你不用担心,也不用想太多,该怎么说就怎么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