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都不是一个人能够办成的,当然同时也不是一个小的团体可以办成,他是几乎集中所有的力量,然后一点一点把所有的事情都完成好。
建文皇帝朱允文离开了太后娘娘的寝宫。
这个时候,他的头脑里还在回响着刚刚自己的母后所说的那些话。
对于方中愈的表现和方中愈所立的大功,他是很清楚的,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忽略过这些。
但是偏偏这一段时间,他却对于方中愈立下大功,真的好像就忘记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让他变成这样?
皇帝朱允炆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可是他却非常的清楚,那就是肯定有什么原因让他自己完完全全把这件事情忽略掉了。
到底是什么情况啊。
为方中愈指婚,皇帝,朱允炆,并不排斥这些,这一点赏赐也不是非常的浓厚。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建文皇帝朱允炆总觉得这里面肯定有其他的故事,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朕,是不是做错了些什么?”
建文皇帝朱允炆咕哝了一些,但其他人都没有听清楚,就算是跟在身边的那些人,听到了也不会,接下来他们会左耳进右耳出,当做没听见。
燕王朱棣是如今最不坦然的人。
在他进宫之前,因为从张公公那里得到了大致的消息,所以他还是非常能够接受的,但是之后他却选择了观望。
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时候,他因为猜到了大致的意思,所以一直都采取着观望的态度,但是最后事情却落到了他的头上。
这一刻,他受到的是其他人的瞩目。
他的那些弟弟们虽然没有太大的心思,但这个时候却觉得如果燕王朱棣真的能够离开京师,离开大明国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最好的事情。
回来之后听到管家向他汇报的那些消息,与其他王爷的表现不一样,他却知道自己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
之前离开皇宫的喜悦已经被冲散了。
虽然外界传递了很多的消息,但是对于有勋贵代表朝廷驻扎在大名南洲这件事情却没有说。
也就是说,外界并不知晓,外界知晓的只是朝廷将会世封两位王爷。
大明南洲,现如今是很大,可是朝廷探索的区域却没有那么远。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今的封地,还不是燕王朱棣和齐王两人可以决定的。
燕王朱棣一直都在头痛似的,皇帝告诉他们可以招收不同的工匠,技术人才,甚至是国子监的学生都可以。
只要燕王府能够承担得起他们的花费,不管事,官职上还是银钱上。
也就是说,按照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的意思,他可以招收那些忠于燕王的,也同样可以招收属于朝廷的人事,也就是说那些人去了大明南洲,最后还是要回来的,当然有更大的一部分人是不能回来的。
“王爷,陛下要将我们送到海外吗?”
燕王妃徐氏如今也从管家和燕王朱棣的叙述之中,渐渐的知晓了一连串的消息,把之前的消息和如今燕王朱棣所说的话串联了起来,才明白如今朝廷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是的,和齐王弟一起,当然朝廷还会世封,一位勋贵在那里,仿黔国公旧例。”
对于自己的管家和燕王妃徐氏,燕王朱棣并不会瞒着什么,他将自己在朝廷今天所发生的事情一一说了出来。
“只有辽王一人反对?”
“是。”
“辽王事先知道吗?”
“应该不会,如果辽王弟知道的话,恐怕这些事情其他人早就知道了,他在大堂上说的那一番话,只是因为他觉得现如今分封本就出了问题,如今还要封我为实权王爷自然是不想的。”
燕王妃仔细的思索着,燕王朱棣从头到尾的讲述,他总觉得这里面出现了什么问题,可是燕王朱棣的看法却不一样,建文皇帝朱允炆如今所说的一切,对于大明本土来说,付出的是非常巨大的。
就好比他所说的,如果真的到时候建文皇帝没有好好的治理好大明天下,燕王朱棣,或者是他的后人,从本土之外打进来,也就意味着帝系一脉还是要易主的。
“王爷,其实现在看来咱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毕竟朝廷既然已经广为发布,意味着至少咱们离开京师之前是不会有任何危险,既然皇帝已经允许咱们招兵买马,甚至是招募那些工匠和技术人才,如今京师里改革的这么多,就算是他们只能学到一半,咱们去了大明南洲府也能做好很多事情,王爷,您现在要做的就是以离燕王的名义召集天下工匠,还有咱们的旧部,安排他们跟咱们一起离开京师。”
燕王飞也是一个果断的人,燕王朱棣既然已经说了这样的话,意味着后期的事情就会依靠这样的发展,而且朝廷似乎努力的想把这个消息在尽快宣传出去,甚至是不惜花费一切的力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源源不断的传递这样的消息。
就算是锦衣卫,现在想要掩盖或者说暗地里做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必要了,毕竟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事情。
“现在就这样做,是不是太着急了,要不要等齐王弟一天做这些事情。”
“没有那个必要,王爷,朝廷竟然想这么快的把消息传递出去,意思就是他们可能很快就把这件事情要做出一个通顺了,结果朝廷只想要结果,甚至是文武百官,现如今想看到的,只是皇帝私自做了这个决定之后留下来的结果,按照网页所描述,诸位王爷都只是现在才知道,想必那些大臣们也是刚刚知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