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一个人,其实很困难。
因为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老祖宗说的这句话告诫了很多人。
那就是不要轻易的相信一个人会改变。
特别是那些屡教不改的人。
坏事做多了。
想要改变就更难了,浪子回头金不换,始终是一个传说。
没有人亲眼看到这种情况发生也没有人会去在意。
认命是一种方式,但认命的结果一定是好是坏。
燕王朱棣仍然在那所院子里。
除了不能离开那座院子什么事情都可以做。
他依然可以很轻松的知晓,外面的消息,甚至是进来浸湿所发生的那些事情。
对于中愈一所做的事情,他已经没有什么惊奇的味道了,对于于他来说,不管现在中愈做了什么,他都不会感到奇怪。
要是方中愈不做什么?他反而会感觉到不正常。
如今这种情况也让他深刻地感受到大明,也许真的不一样了,大明在他侄子的手中,焕发了生机。
看到这一幕幕的变化之前他会想为什么方中愈不是他这边的,为什么这样的年轻人不能成为他的手下?
但是现在他已经不想了。
道理很简单,因为就算中愈这样的年轻人在他的手边。
他也不会赋予他太大的权力的,因为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人。
不会允许手下有这样的强权人物出现不仅仅是在军方的强权人物,而是在各个方面的。
方中愈现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真的是全才什么都可以插上一手,甚至是利用他锦衣卫的身份在其他的部门做事情。
国子监的鼎力支持,已经说明了问题,对于他们来讲国子监的老大人也许想的比任何一个人都长远,但是这也取决于中愈在近,因为事情上做坐做成的事情。
他所展现出的能力已经让这些在官场上宦海沉浮了很多年的人,看到了希望。
如果是燕王朱棣坐上那个位置,他永远不可能支持中愈一做这样的举动。
大明可以改变但是改变的程度必须由他来控制。
这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是枭雄。
他是燕王朱棣。
对于自己的侄子,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现在他已经没有什么太多的话语了,除了想尽快的离开这里,真的没有其他的。
但是上天似乎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他越是想离开朝廷却越是没有消息给他。
他通过外面的守卫传递的不少消息出去都是给建文皇帝朱允文和中愈的,但是他们似乎向商量好了,一般没有给任何的答复。
中愈知道那些消息的时候,只不过笑了一声就让传信的人离开了。
不是什么大的罪过,也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东西,更不会牵扯到什么机密,只是单纯的不考虑这件事情。
在如今的情况下中愈要做的只是很努力的把现状维持好,然后做一改变,对于诸位王爷那是皇家,自己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文还没有表态的时候,他是不会率先表态的。
反正处理的方案他已经报上去了,具体怎样执行事件皇帝作文的事情与他没有关系。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