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那甲士只是不理,将其领到了一个僻静之处。
掌管朝廷礼仪的鸿胪少卿韦凑走了过来,在崔耳边低声道:“莫喊了,没得丢了宰相气度。岭南王代我传句话:一路走好,恩怨两消。”
“恩怨……两消?”崔终于冷静下来,沉声道:“多谢韦少卿让我个明白鬼,给我个痛快的。”
“好。”
韦凑在扬州时,就和崔耕过从甚密。不过在官场上,他一直被视为魏州张氏之人。张氏的大佬是宰相张锡,一直与崔耕不怎么搭界甚至敌对。所以,他没遭到李隆基的清洗。
直到现在,韦凑才露出了本来面目。
他也真够意思,一使眼色,命手下三棍打死崔,上殿复命、。
这时候,李隆基正在问话:“崔御史料事如神,那契丹和奚族果然早就有了反心。我大唐如今内忧外患,不知你何以教朕?”
崔日用道:“倒也简单,陛下下一道圣旨给崔耕,令他提一支兵马,在辽东登陆。那契丹和奚族畏惧他的威名,自然不敢造次。”
“什么?你让朕向崔耕求饶?绝不可行?!”
崔日用耸了耸肩,道:“既如此,微臣也无能为力了。”
李隆基直气得牙根都痒痒,道:“无能为力?朕看你是不想为朕效力!朕这就派薛讷以新胜之军征伐契丹和奚族,再以张仁愿死守兰、渭二州!我就不信了,没了崔耕,朕就守不住这大唐江山?”
崔日用叹了口气,道:“如今正逢夏季,天气湿热,恐怕薛将军讨不到什么便宜。”
“你……”李隆基终于失态了,冷哼一声,道:“咱们走着瞧!”
再生气,李隆基还是保留着最后的理智,没把崔日用怎么着。非但如此,他稍后有旨意下,任命崔日用为左御史台御史中丞,正四品。
看那意思,若薛讷果真受挫,就请崔日用收拾残局了。
得罪了皇帝还能升官?崔日用在众官员的心目中越发高大起来,甚至不少人认为,其才能不在姚崇宋之下。
然而,崔日用自己却知道,这一切都是崔耕的手笔。
只是……崔耕怎么就能安排的如此天衣无缝呢?
答案当然只有崔耕知道。
在历史记载中,先天政变后,崔尽管有攀附太平公主之罪,但还是在崔涤的求情下免了死罪,流放岭南道。
后来,赤箭粉案发,李隆基才置他于死地。至于这赤箭粉一案到底是如何案发的,记载中语焉不详;。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崔早就因妒生恨投靠了李隆基,为什么赤箭粉一案仍然发生呢?
崔耕问了太平公主才知道,负责此案的另有其人。此人叫李晋,乃是大唐宗室,爵封新兴王,是太平公主的班底之一。
一提到李晋,崔耕就想起一件事来。
据说李晋被李隆基斩杀后,几乎无人敢收尸,更几乎没人敢表露出悲痛之色,除了他手下的司功李。
姚崇嘉其忠义,封李为尚书郎,秩六品。
想当初神龙政变成功,武则天被迫移宫,群臣中只有姚崇痛哭不已。想来姚崇是从李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历史记载的果然准确?真的是崔命令元氏给李隆基下毒?
在记载中,李晋临死前说,这事儿崔是主谋,我死了,崔却只是流放,我太冤了啊!
那会不会,此案本来就是李晋一手操办的,他只是临死前不甘心,想拉着崔一起死?
后来,李念旧主之恩,不知通过什么法子,联络上了元氏,让她攀诬崔。最终,崔果然死了。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崔日用联络上了李,发现事实跟崔耕猜的差不多,甚至于他果然有渠道联络上元氏。
当然了,在没有崔耕的历史中,崔本来就是罪人。别人稍微一攀诬,他就必死无疑。现在崔却是当朝宰相,要让他死,必须把证据安排的天衣无缝。
这才有了张猷献佛像之事。
……
……
崔受死的消息传到岭南,岭南王府内顿时一片欢腾,嫂嫂苏绣绣更是激动得泪流满面。
当日先天政变有四个罪魁祸首:杨志谦、崔、王毛仲、李隆基,短短几个月内已经死了一半,崔耕的效率可真够快的。
不过,崔耕却来不及品尝报仇的喜悦。事实上,他现在是一脑门儿官司。
今年夏天,岭南道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好死不死的是,朝廷对岭南道实行了粮食禁运,再加上岭南道多了追随崔耕而来的近二十万张嘴……如果在三个月内,崔耕再找不来足够的粮食,他这个岭南王就得变成岭南骷髅王了。
这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