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皱眉道:“朝廷这些年收到眉州供奉金子的数量,都算正常,怎么单单留给府衙的金子没了?再者,这么多金子不见了,就是一场通天大案,老夫怎么没听说过?”
肖放叹了口气,道:“因为这金子,不是有人偷的,而是它自己主动消失的,根本就算不了什么案件啊……”
然后,肖放将眉州前些年发生的一件怪事娓娓道来。
一般来讲,眉州金矿每年可出产黄金三万两,其中的两成,也就是六千两,可以留给眉州刺史府。
却说五年前,眉州刚刚把一年采得的黄金分派完毕,两万四千两押解进京,六千两收入官库之内。
但第二天打开一看可傻眼了,因为这些金子,尽皆变成了土块。
当时的眉州刺史叫刑文,他认为此事是看守仓库的仓吏监守自盗,将其严刑拷打。
可是,那些仓吏大都抵死不招,口称冤枉。就算有人受刑不过,承认拿了金子,但却说不出来那些金子的下落。很显然,这些人是屈打成招。
就这样,这个案子成为了一个悬案,久久未破。
就在眉州刺史刑文准备将此案报知朝廷,请朝廷派刑部的高手,前来查案的时候,剑南道来了个叫李勉的监察御史。
李勉仔细检查那些土块,问人们,当时的金子是不是和这些土块的样子完全一致?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又问这些金子是怎么运进府库的。
人们回答说,这些金子又不多,就找了两个衙役,用扁担将它们抬来了府库。
李勉马上就找着了案子的关键所在,两个人抬六千两黄金,平均一个人三百斤,他们抬得动吗?
于是乎,他命人找来六百斤的石头,让那两个衙役抬。果然,这两个衙役非但没抬动那块六百斤的石头,还把那扁担弄折了。
最后,李勉得出了结论,这些黄金不是在仓库中变成土块的,而是在扁担里变成土块的,所以,那些仓卒完全无辜。
现在问题来了,众目睽睽之下的黄金,被扁担一挑,就变成了土块,贼人想下手都没机会。这个案子可怎么破?
最后,李勉表示,说完全不用破,金子变土块的事情,再所多有,此乃天数,和人完全无关。
比如,大隋开皇年间,洛阳百姓们修建麒麟观,在挖地基的时候,就挖出了一个巨大的装满白银的坛子。这些百姓怕地方官将银子没收,就用木材把银子盖上。当天夜里,再各自用衣服包上银子回家。但是,天亮以后打开一看,银子已经变成泥土了。
再比如说,在大唐贞观年间,梁州有一个行善积德的王姓老太太,偶然间捡到了一块两斤多的狗头金。很不幸,这事儿被邻居知道了,报告了官府。地方官将那块狗头金强索入府库之后,第二天这块狗头金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
李勉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又是监察御史,位不高权却重,眉州刺史刑文也不能不信,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
可是,说来也怪,从那年开始,每次应该眉州刺史府应得的黄金,都会变成泥土。
人们纷纷传言,这是刑文德行不足所致。
刑文自从当上这个眉州刺史以来,该有的常例钱一文都没捞着,府衙破败不堪,衙役们风流云散,还被人说自己德行不足,那口气能顺得了吗?最终在今年大病一场,撒手人寰,这才有了苏味道接任眉州刺史一事。
“这个……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苏味道喜欢“模棱两可”,那是他的明哲保身之道,可不是真糊涂。
命肖放等眉州地方官吏退下,苏味道看向崔耕道:“崔查访,关于这场黄金失窃案,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