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练兵之法,才能打造一个军队?这是身为将帅的首要条件之一。
有了这个保障,他有敢如此有底气的说出这番话儿来,不然你让他八千人马去评定安南,除非岳飞再世,否则也只有送死的份儿,他好不容易两世为人,哪能这么轻易的送死。
朱瞻基心头正犹豫听了他这话儿,有些担心的道:“这点人马……?“
杨峥道:“陛下放心,微臣既敢这么说,自有法子!”
“陛下,杨大人为人虽年轻,但为人谨慎,从不打无把握的仗,他敢这么说,定是有了计较,我相信他定能平定安南,倒是鞑子不可大意?”杨士奇见皇上神色犹豫,急忙上前抱拳道。
身后的杨荣会意,这时也道:“杨大人所言极是,如今鞑子实力日益强大,朝廷稳定南方这么多年了,是时候将目光稍稍转回北方了。”说着面色沉痛道:“自永乐二十二北伐后,前后四年没有关注鞑子了,鞑子是愈发嚣张起来,自今年起,频繁的越过长城,逼近京城,如果再不给予教训,鞑子只怕以为咱们大明是到大宋朝呢,想捏就捏几下!”
众位大臣闻言纷纷点头,纷纷将目光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神色凝重,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道:“诸位大人言之有理,鞑子是越来越不把我大明放在眼里了,再不给点教训,还以为朕刚刚登基好欺负了!“说完,目光闪了闪,盯着杨峥道:”杨小弟,安南的安定,朕就交给你了!“
杨峥急忙道:“微臣一定不负陛下所托……?“
朱瞻基点了点头道:“你为人虽年轻,但办事沉稳干练,朕十分的欣赏,安南交个你朕就放心了!“顿了顿道:”杨峥听旨!“
众人心头一惊,杨峥也是身子一颤,走上前抱拳道:“微臣奉皇命接旨!”
朱瞻基朗声道:“朕自登基来,锐意进取,既如此,有些祖宗规矩可以改一改,祖宗在安南设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如今不合时宜了,事从权宜,朕今日委你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安南经略,总览安南一切大小事务!“
此话一出,众人一惊,这官儿也太大了吧,皇帝一句话杨峥便从三品官儿变成了整个八经的二品封疆大吏,而且是军权在手,便做了那安南的无冕之王,怎么不让人惊讶?“
便是三杨也微微感到惊讶,纷纷抬头看朱瞻基,想说些什么,可看皇上神色坚决,动了动嘴唇,却是没说话。
杨峥倒没如何惊讶,这经略是什么官儿,他倒是知道,这种官名,从南北朝时曾设经略之职,唐初边州置经略使,宋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民兵之事,皆简称“经略”。明及清初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职位在总督之上。民国初尚有沿置者。
《旧唐书·裴矩传》:“矩盛言西域多珍宝及吐谷浑可并之状,帝信之,仍委以经略。”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方在司马门时,会老酋死,袁经略遣僧吊赠,公(袁可立)力诋其辱国。”
听得最多的,算是《水浒》中的好多好汉都提到过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两人是爷俩,父亲是老种经略相公种谔,儿子是小种经略相公,叫种师道。这两人是种世衡的子孙,这种世衡在历史的名望当更响亮一些。种世衡字仲平,洛阳人。
北宋康定元年春,西夏军常袭扰延州(今陕西延安),当时种世衡建议在延州东北两百里处筑城(即青涧城),以强化延州的防御。在守御青涧城期间,与羌民和睦相处,每当西夏军来扰,他已先从当地羌民中获知,就和羌族民兵前往迎击,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看来这种世衡深知民族团结的重要作用。
当时范仲淹镇守边关,威镇西夏。西夏人有“范老夫子胸中自有百万甲兵”之称。范仲淹听说种世衡这个人长期在陕甘地区任职,特别擅长和善于同少数民族打交道,而且无论是在汉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他的威信都很高,便在巡视环州时特别召见了他,并且委以重任,让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同时勉励:“世衡素得羌心,而青涧城已固,乃奏徙世衡知环州,以镇抚之”。
种世衡到环州任职后,果不负范仲淹所望,始终恪尽职守,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