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你真的觉得皇帝还会再行下西洋之举么?“郑和盯着杨峥问道,再下西洋是他心中的梦想,更何况他如今行将就木,还要行一次朝圣之举,就在上一次西洋之行,他不断圆满完成皇帝下达的任务,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危险,直接抵达更远的国家,他相信凭着他开辟的新航线,他一定能抵达麦加,完成他毕生的朝圣宏愿。
但现实让他有些心灰意冷,自从永乐一年前,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昔日如火如荼的下西洋竟就此停了下来,大家仿佛忘记了下西洋,满朝文武百官无人理会他,他被冷落,被人无视,甚至被人看做一个毫无用处,等待死亡的老人。
他没想到朱棣死后等待他的竟是这样的结果,让他伤心之余,不免有些心冷,心中压抑多日的不快,早就想找个人说说,可满朝文武百官都忙着争权夺利,就是当年他看着长大的仁宗皇帝也对他避而不见,让他无人可诉,其中的苦楚可想而知了。
眼下,一个萍水相逢的小兄弟,竟十分赞扬他的下西洋之举,“及海外邦、番王不恭者生擒之。蛮寇之侵略者剿灭之,由是海清宁,番人仰赖者“这是何等肯定,让他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心头忍不住涌出一股暖流,压制多日的话儿也想说一说。
“不错!”杨峥点了点头,用极为肯定的语气道。郑和用力的吸了口气,刚才的激动让他险些落下眼泪来,但他毕竟是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刚才只是一时情不自禁才流露出了内心最真诚的一面,激动的情绪一过,脸上立即恢复了古井不波的神色,漆黑的双眼盯着杨峥看了一眼,道:“小兄弟为何如此肯定老夫会再一次扬帆起航!“
“我日,前世教科书上早就说明有七次下西洋了!我当然能肯定了?“杨峥汗颜了一把,正要糊弄过去,目光触及郑和的目光,见他目光灼热,显然是想有人与他说说下西洋的话儿,心头为之一动。
沉吟了片刻,迟疑的说道:“这个嚒,其实也不难看出,大人这些年下西洋大获成功,每到一地,先赠给各国国王厚礼,以示友好,船队带去的是丝绸、瓷器、铜铁器、金银,带回来了却是各国使者觐见,万国朝贡这是何等的辉煌,不仅如此,大人还从各国购入大量异域货物,进进出出,为我大明着实谋取了不少好处,这样的结果又有那个帝王不欢喜呢?“
郑和一愣,细细一想的确如此,自从永乐三年朱棣命他首次下西洋,他先后在永乐一朝六次下西洋,一时海外诸国“执圭捧帛而来朝,梯山航海而进贡”,浡泥、满剌加等国国王甚至亲来朝贡,盛况空前,除此之外,他的宝船也实实在在给朝廷带回了不少好处。
大明宝船除了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还有不少大明的货物,如铜钱、丝绸、瓷器、铁器等。这种贸易可以用明代铜钱买卖,多数以货易货。最有影响的是击掌定价法。在印度古里国,大明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郑和下西洋期间,尤其是后几次下西洋贸易规模扩大,他不仅换回宝石、香料、药材、木料等,还允许船员可以自己进行买卖。由于利润可观,不仅如此,他在后面下西洋后,为了解决下西洋给户部造成的压力,他甚至与沿海各地商人联手组织多支商船队在诸国做买卖,赚取高额贸易利润来支持他的远洋船队。
到了后期,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宝船已经摆平了各路阻碍势力,在沿海诸国,直接开张盖大印的“宝钞”就提货,前后给朝廷购入货物近两百种,香料二十九种、珍宝二十三种、药材二十二种、五金十七种、布帛五十一种、动物二十一种、颜料八种、食品三种、木材三种、布匹等其它杂品八种,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宝物,不说珍宝药草,便是胡椒,
进口价只是卖出价的五十分之一,转手赢利就达五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