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司历事监生例应三月后授官,近因少缺,有一年未授者,而内府办事监生止是誊写奏本,查理文册,稽算数目,别无政务,比内官监,奏准半岁授官,而历事监生有政务者,授官及迟,今后宜令所司,内府办事监生月日满者,定例给赏,仍令回监进学,依次历事出身。上皆从之。洪武爷,成祖爷命进士观政,然后遴选任官,其目的就是要让庶吉士明达政体,扩充见闻、砺炼经验,此规矩自洪武爷后一直延续了下来,这些人先是不分六部和三法司,随缺任用,这并不是说,在礼部、户部观政,就不需要了解兵部、刑部的事体;在兵部、刑部观政,就不需要了解礼部、户部的政体。但现在的情况是,因为进士选官既有京职,又有外放,在刑部、大理寺观政者,只谙熟刑名,本衙门则往往题本欲就地任用。这不过是徇私之举,为人大开奔竞之门,破坏祖宗成法。刑部、大理寺现在非要任用在本衙门观政之进士,但南京刑部、大理寺遴选则依据成例,广泛选择,但也没听说出现用刑错误,正是洪武爷,成祖爷亲自用过,才依据进士及第名次,送各衙门观政,不许扰乱定例,以树私恩,杨侍郎入阁之举,还请陛下好生思量才好?”
“臣等恳请皇上好生思量?”群臣重新喊道。
宣宗看了看众人,有些拿不定主意,看了一眼杨峥,道:“杨侍郎,此事事关你的前程,你怎么看?”
杨峥本来的打算是无论入阁不入阁,他都要去打这一仗,毕竟是关乎大明国运的重要之战,一旦很好的解决了这一仗,至少能保证大明几十年的边疆太平,也不至于百年后被女真人乘势而起,若是侥幸能做到一劳永逸,那无疑是最好的,所以在这一件事上,他并没有做出太多的考虑,另一方方面三杨虽说一个个老迈了,但就这精神头再干个十年不成问题,那时候自己就四十好几了,也算是少壮派,再入阁也不迟,却不想自己入阁的事儿,刚被杨溥提了出来,群臣一个个就跟自己杀了他的父母亲人一般,百般阻扰不说,还愣是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不就是那点政务么,说得好像这大明的天下,除了几个庶吉士就没人会干似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感,让杨大人很不爽快,他自问不是一个计较的人,但被人鄙视的感觉还是很不爽的,况且他今日没有入阁,那是因内阁有三杨,自己年纪还轻,还能等,可这并不表示自己不想入阁,自己来这个时代已整整十二年,十二年来他为这个时代做了什么,他心里清楚,不说一国两制的安南,下西洋的壮举,就是江南的士农工商,他都想好好看一看,这是未来左右大明的力量,是他亲手打造的,他想看一看他们能壮大到什么样的地步,这期间会不会需要他的帮助,需要他的调整等等,为了这个,他就不能不入这个内阁,只是这事儿还刚刚开始,只需朝廷的局面继续稳定下去,他所期盼的画面绝对会出现,但前提是他必须保证大明的局面平稳,眼前能打破这个局面的,唯有北方的瓦刺,所以这一趟他必须走,他原本的打算是自己能顺利解决了大明北方长久以往的隐患,返回朝廷后,借着军功入阁,如今看文武百官的这态度,可以说痴心妄想,这让他意识到,今日这资格若是丢了,非但今日入不了,就是他日,一样入不了,为了他所期待的局面,他今日就不能丢了这个机会,他必须让这帮文武百官明白,这内阁老子还就入定了。
有了这个心思,他开始思索这件事了,如李时勉所言,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虽说这个规矩朝廷没有明确下来,但私底下这是文武百官默认的事实,他一个科场白丁,贸然插上一脚,竟比他们这帮天之骄子还先一脚入了内阁,的确有些说不过去,对于这一点,杨峥并没有多大的反感,毕竟是从永乐后期就是这么干的,你一个科场白丁要打破这个规矩,人家拿这个来反驳一下并不过为,所以这次对这个让自己头疼,双方都没什么好感的老对头,他头一次不觉得那么让人讨厌了。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