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的本事才能真正在这个位置上为天下做些实事,相比那些翰林院出来的天之骄子,他们大都是十年窗下,久在翰林苑,舞文弄墨之士,并无实际的政治经验,一旦入阁,大都昏庸而无识见,阁臣为保官秩,大都庸庸碌碌,而很少勇于任事,敢作敢为,这一方面是内阁受所处的地位和职权的限制,权力由皇帝授予,而宦官又居中窃柄,阁臣于是只能对皇帝唯唯诺诺,对宦官俯首听命而不敢有违,一辈阁臣都碌碌无能,遂使政风因循腐化,最终坏了内阁这个衙门,内阁自从他接手后,开始散发着巨大的作用,凭着他的经验,他相信内阁的这个衙门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身为内阁的阁臣,需要的要求也不再是那种饱读圣贤书的呆板的庶吉士,而是一个敢于做事,有能力做事,能屈能伸,不学有术干练之臣,而这一点杨峥无疑是合适的,既然是合适的人选为何不让他进来呢?此时此刻的杨士奇就好比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师傅,在年迈的时候,寻了一个可以继承衣钵,可以将国事相托的弟子,这样好的人才,他又怎么会让对方从自己的身边溜走呢,事实上他敢这么做,同样是看准了皇帝也有这个心思,内阁的作用已让皇帝离不开内阁,挑选内阁上,他何尝不想一个聪明能干,又能让自己放心的官儿呢?算准了这一点他才说服了杨溥,三杨共事多年,在这件事上他几乎不用说什么,他们都能看出他心里在想什么,所以杨溥答应了,杨荣也默认了,事情到了这一步,差的就是皇上默认的这一步了,如今看皇帝模样,顿时让他提着心思彻底放松了下来。
场上的争论还在继续,因反驳了许久,不见有人反驳,那些年轻的官儿胆子也慢慢大了起来,开始你一言我一语的拿出重重理由阻扰杨峥入阁。
皇帝看了许久才听得一声长叹,叹息的气儿绵长而轻快,似是在这一口气息吐出来,心头已下了某种决定一般,群臣看到先前板着脸的皇帝,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整个人儿变得轻松了许多,脸上竟多了几分笑容,他看了看杨峥,忽然问道:“杨侍郎,此事你怎么看?”
皇上的神情杨峥早已看在眼里,细细一琢磨,也知道皇帝的意思,嘿嘿一笑道:“微臣很想替皇上做一回冠英侯,替我大明开疆拓土,可微臣听说,那冠英侯因杀戮太重了,年纪轻轻就死了,微臣是个怕死的人,怕是做不了冠英侯,我看我还是入阁吧?”
话音一落,人群里顿时炸开了,有人嘀咕道:“好小子,还真敢说啊?”
也有人心想:“这小子还真会寻借口,不想去就不想去,还扯什么冠英侯,就你这点本事,怕是给冠英侯提鞋都不配?”
一阵吵闹后,忽见人群里走出一个人来,生得眉清目秀、丰神俊朗端是让人喜爱,那人恭敬着身子,也不避讳众人的目光,冲着龙椅上的宣宗毕恭毕敬的作了一缉,道:“微臣以为此举万万不妥,内阁自洪武爷仿宋代制度,置华盖殿、谨身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等大学士,为皇帝顾问。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太子,品秩都是正五品。成祖即位后,命官品较低的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于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参与机务,称为“内阁”。“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诸司奏事,到仁宗时内阁权势地位才逐渐提高,成为大明一等一的衙门,有“代阅章奏”,“票拟批答”,“赞襄机务”,“总裁实录、史志”等数项政务,可谓是政务日重,杨大人虽有才干,终究不是正统出身,不说洪武爷,成祖爷定下翰林不可入作为阁臣的规矩,单说这处理政务这一项,没有翰林院栽培几年,怕是应付不了的?微臣斗胆请皇上三思?”
此人的声音不大,却说得有条不紊,先是拿出了祖宗的规矩,跟着是政务能力问题了,虽说人家入了内阁未必就不处理那点拟票的事情,但话儿说出来就不一样了,一个不是正统出身的读书人,能力再高也比不上在翰林院专门学这个的要强吧。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