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嗯了声道:“诸位如此深明大义,实乃苏州商业之福,朝廷之福啊?”众人知这是客套话,重头戏在下面,所以谁也没去接话头。
果然,杨峥接下来的话让他们惊讶,杨峥以为苏州商业难以兴盛,其一是来自苏州商业的本身,苏州商人不少,大大小小足足有七八家,大的商家也有百来家,本来有这样的底子,加上苏州得天独厚的商业位置,文人墨客吹捧商业憧憬,足以让苏州的商业走上一条繁荣的道路,可坏就坏在苏州是个太让人安逸的地方,大商人发了财,第一要置田地,开当铺。田地被认为是最牢靠的产业,高利贷可以安坐而有丰厚的收益,这就阻碍了商业继续壮大的可能,第二,苏州商人虽不少,但规模大的也不过是彭家、沈家以及九大姓而已,其他多是小商小贩难以持久,造成了苏州商业后继无力,碰上了天灾人祸,小商小贩难以为继,不得不破产,第三没有形成苏州固有的力量,如徽州商帮、山陕商帮、广东商帮、福建商帮、江西商帮、龙游商帮等,它们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以会馆为联系场所,相互帮助,相互提携,形成一支支颇有活力的生力军,纵横驰骋于商界,操纵着某些地区和某些行业的商业贸易,成为一家独大的商帮,他们的足迹遍布天下,资本之雄厚、人数之众多、经营范围和活动地域之广阔,尽天下通都大邑及穷荒绝徼,乃至外薄戎夷蛮貊,海内外贡朔不通之地”,“足迹无或不到”。而苏州商人多局限苏州,所经营的买卖也多是苏州固有的茶叶、绸缎、生丝、造船业,经营范围有限,反而自绝了生路,反观其他商帮,他们经营对象品类繁多,有盐、粮食、木材、茶叶、陶瓷、纺织品、书籍、文房四宝等,其中以盐起家者尤多,开设典当铺、旅馆、仓库的徽商也为数极众。山陕商的活动地域最初局限于黄河流域,随着盐法的变化和实力的增强,逐步向南推移,终至“足迹遍天下”,经营项目也日益增加,主要有盐、粮食、棉布、丝绸、茶叶、铁器、木材、牲畜、陶瓷、金融典当等,数目一大,选择的机会就多,壮大自己实力可能就大了许多。
这三点说得众人心服口服,便是彭老爷子、打雁刘、沈老爷子这等久经商场的大家,也不得不承认这三点说到了苏州商业骨子里去了。
一些小商贩迫不及待的开始询问,这个问该如何解决,哪一个则问如何壮大。
这两个问题其实也是苏州各大商家盘旋在脑海里最大的疑问,只是碍于见识不够深远,一直寻不到出路才安于现状罢了,如今有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他们的困境,如何让他们不喜,欢喜过后,自是询问出路。
沈老爷子、彭老爷子这两个苏州数一数二的大商人也是满脸的期待,沈老爷子先前还犹豫着要不要来,此时暗自庆幸自己来了,否则错过了这样一场盛宴,未免可惜了。
面对众人的迫切,杨峥显得不急不躁,道:“本官今日寻你们前来,本想逐一请你们说说看法,好从中取得合适的建议,可今日看到你们后,这想法就此打住了,人数太多,纵然我有心,怕是没个十天半个月不足以成事,本官等不得,我相信你们也不相等,所以本官便自作主张,总结了这些,还请诸位莫要见怪才好?”
“大人说哪里话,实不相瞒,这些正是我等困惑的所在,苦于一直寻不得解决的法子罢了,大人能为我等做出这些,我等干净不急,何来怪罪呢?”彭老爷子站起身来道。
“彭老说的是,大人此举实乃与我苏州商家大大有利,但凡苏州商人对大人只有感激之情,绝无怨恨之意?”人群里不少商贩大声说道。
杨峥颔了颔首道:“诸位能这么想,本官也就放心了,本官虽寻得原由,却如诸位一般苦苦寻不得出路,直到前些时日才徽商、晋商、浙商看出了些端倪,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今日就迫不及待的寻诸位前来商议了?”
彭老爷子道:“大人这主意必是不错,还请大人名言?”
“是啊,大人你就不必打哑谜了,有什么好主意就直接说了吧?”人群里数百人大声道。
“那好,本官就不藏私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