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方面,奔驰也好,大众也罢,就连宝沃保时捷之类的也都算上,依旧还是根本保证不了陆军需要的巨大数量。
1939年的战争前夕,在德国拥有的103个作战师当中,只有16个装甲师、摩托化师实现了计划中的摩托化。
其余部队均靠步行,和1914年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分别。虽然按照德国部队的编制,每个步兵师在编制上有942辆汽车,可这个数量从来没有达到过。
就和装甲师的坦克从来没有满编过一样,德国所有部队的汽车都没有达到过满编状态……
一个步兵师的补给品,大部分仍由1200辆马车装运。这种情况下说机械化推进,未免有些过于自欺欺人了。
谁能想象,德国步兵师主要的运载工具,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一样使用着的马拉大车?
李乐甚至仿佛看到了开战之后,那一幅幅感人的历史老照片:德国士兵陷入泥泞之中,推着一辆四轮马车蹒跚前行。
战争一旦开始,苏联那坑爹的公路上,都要挤满越过边境,拥挤在一起的德国运输兵。是的,就只能用坑爹来形容,苏联的大部分道路,和1940年的中国道路,是半斤八两的差距。
德国士兵们赶着马车,与摩托还有卡车堵在道路上。两旁的漫山遍野的德国步兵,为了赶路把行李丢得到处都是……
当然,如果运气再不好一些,坦克还有大炮,装甲车以及难民铁道兵也会出现在这幅画卷里,让拥堵的情况雪上加霜。
这和历史上德国的巴巴罗萨计划简直一模一样,失败的结局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下来了。
无论李乐愿意不愿意,现在,就在这一次召开的,修改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会议之中,他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也同样是陆军各个指挥官,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让这样的部队跑起来,确实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一个步兵师有300辆各式各样的卡车,大部分火炮都只能用马车来拖拽。战争开始之后,百分之九十的部队,前进要靠自己的双腿。
不要觉得300辆卡车或者700辆卡车只是牵引拖拽的工具,这些卡车还要在战区内负责区域运输,所以损耗和故障率相当的高。
至于在基地仓库和铁路终点站之间,全军只有3个汽车团,共约9000人,6600辆载重卡车,他们专门负责运输。
可这支部队的总载重量只有19500吨上下,这样的运力,是无法支持德军的所有部队同时行动的。所以战斗中,德国军队进攻的话,只能有部分军队先动,然后其他部队再跟上。
1944年同盟国为保障在法国作战的47个师,虽拥有69400吨的汽车运载能力,仍然感到运力严重不足——而德军103个师,却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运力……
当然,现在李乐做出了改进,可改进的时间尚短,短时间内也看不出什么本质上的不同。
现在德国一个步兵师装备有500辆汽车,比原本的数量要多出将近一倍。可能够达到这样数量的部队依旧很少。
此时此刻的德国拳头部队,还是二十几个装甲师、机械化师以及摩托化步兵师。
“我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暂停所有民间汽车的生产,转而生产军用汽车!”李乐看着施佩尔,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民间想要购买汽车,就只能买到和军队一样的汽车!”李乐一板一眼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施佩尔茅塞顿开。
筹措汽车极为困难,因而很大一部分车辆不得不直接取自民间经济部门。结果,车辆的型号多得不堪设想。
改变这样的现状,李乐的办法,就是生产汽车只生产军用型号,这样就可以极大限度的减少征用汽车的型号繁杂问题。
“我们只生产桶车!还有军用卡车!简化生产线,尽可能的让汽车型号单一起来!”李乐伸出手来,指着面前的文件对后勤部门的官员开口说道。
原本的时空中,繁杂的所有型号的车辆,都需要供应各自的维修备件,供应的速度因战争的消耗又必然要加快。在战争的最初几年,由于备件需要量太大,因而连已经实现了的低水平的摩托化也无法维持。
可是现在,李乐命令所有的汽车生产企业,只能生产规定的简化版汽车,其余型号一律只能作为技术储备,不能量产装备军队。
方头方脑的德国简化版汽车,也就是连车门都没有,车顶都是帆布的乞丐版汽车,开始大量的装备部队。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