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人口、财物,让部队在小规模、小强度的战斗中不断成长,积累经验。
但毛文龙已经升为总兵,即便这种方式,可以斩获不少首级,但有朝廷方面的压力,他恐怕并不会接受。
而在张盘这边,毛文龙虽然力挺了李元庆,但张盘毕竟是毛文龙心腹中的心腹,李元庆也并不敢拿此事来冒险。
围点打援,不可避免的要与后金留守主力发生碰撞,但力度应该并不是太强,李元庆相信,只要毛文龙不是贪功冒进,也能有所收获。
但~~~,与上策相比,这一策的伤亡,免不了要大上不少。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这已经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了。
现在,也只能祈祷毛文龙有所收获,让东江本部愈发强大,李元庆这边,才会有更坚固的支撑。
而西线,李元庆辽南三部方面,李元庆也对毛文龙谈了他的看法。
张盘想打金州,这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后金军也不是傻子,对于金州前线的防守,自然是兵精粮足,三部就算有实力打下来,必定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虽然三人都升了官,但这明显不智。
金州不但城小,而且本地人口早已经被张盘吃下,现在几乎就是军城,完全的军事要塞,即便打下来,又能有什么好处?
无非是向朝廷报功时有复土功绩,好看一点罢了。
但在大局上,这又有个卵用?
李元庆的意思,是想出其不意,从海路走,尝试对复州和盖州,发动攻击。
复州和盖州都是辽南大城,虽被辽海包围,但却并不是一线战场,防守程度,也比金州要弱不少。
不论那一座,一旦打下来,不说财物,单是人口,就绝对有大收获。
但李元庆的目标太散,关键还是要看到时哪里兵力空虚,所以,毛文龙在原则上同意了李元庆的想法,具体实施,今后还要再商议。
最好的时机,就是麦子熟时,东江本部围攻镇江城之时,西线、东线,双线齐发。
李元庆也明白,这已经是毛文龙对自己最大力度的支持了。
此时,距离麦熟还有两个来月,李元庆也要趁这段时间,抓紧布局,操练军兵,争取到战争时,厚积薄发,奠定在辽南三部中头把交椅的地位。
经过了这么多的努力,天启二年,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
次日中午,从毛文龙这边走完了流程,李元庆顺利领到了东江本部补给自己的人手缺额。
不过,陈忠和张盘占了先,加之下一步毛文龙还要继续在辽海海岛‘分封’,本部人口也有些吃紧,李元庆这边,只领到了一千一百多号青壮。距离李元庆的游击衔,还差千人左右。
但这般形势下,李元庆又怎的还会不知足?
当天下午,张攀亲自率船队,送李元庆和青壮们前往广鹿岛。
船头上风很大,但已经不再那么寒冷,李元庆和张攀并肩而立,迎着海风,看向辽阔的大海。
张攀笑道:“元庆,真羡慕你们啊。你看,哥哥现在还是守备。”
李元庆不由一笑,“朝廷的封赏应该马上就到了。张大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今年,咱们兄弟,都要大干一场啊。也为咱们的儿孙,多混下点基业。”
张攀哈哈大笑,“不错。元庆。大丈夫自当封妻荫子。我那婆娘,也有喜了。真是期待啊。”
李元庆一愣,不是吧。这两个哥们都这么猛,为何自己这边还没动静?
张攀也看出了李元庆的心思,笑道:“元庆,这方面,你可要加把劲了。”
李元庆有些无语,却重重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血缘才是最牢固的纽带,儿孙多了,才能显得家族更加强大,才会让麾下将士们,更加安心卖命。
有张攀的陪伴,旅途也不算无聊。
次日中午,船队抵达了广鹿岛,李元庆自是准备了一席好菜,又拉开陈忠作陪,三个老兄弟,大醉一场。
…………
次日中午,张攀离去,广鹿岛老营这边,已经没有多少人手,长生岛那边的基础设施,也安排就绪了,李元庆也开始思量,将老营留守和铁匠铺方面,全面迁往长生岛。
正好,长生岛那边也传来消息,刘达斗到了,他带来了600多青壮。
这一来,李元庆麾下的青壮总数额,已经接近了3000人,基本上可以满足他游击将军头衔麾下的正统编制了。
按照大明的惯例,此时,李元庆已经有资格对本部命名了,就像是毛文龙本部称为东江军一般。
不过,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之时,铁匠铺方面,却传来一个非常不妙的消息,中午徐良在试射一杆鸟铳时,不幸发生了炸膛。庆幸的是,徐良反应非常快,在点燃火门的一瞬间,他便感觉到了异常,将鸟铳抛了出去,并没有受到严重伤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