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的清晨时分,吴淞口外,太阳才刚刚升起,冬季的雾气笼罩着长江江面。
冯云山乘坐的“香港号”战列舰速度慢了下来,准备靠向吴淞口码头。突然,前面雾气淡去,江面上,数艘跟“香港号”一样雄壮威武的军舰呈现了出来。
“香港号”的甲板上顿时热闹起来,刘胜邦来报:“陛下,吴淞口码头已到。驻欧特使兼外务部副部长郭嵩焘、松江知府刘坤一、步兵第十四师师长黄威等大人已经率领一帮一帮官员在码头迎接陛下了。郭大人还从西洋买回大批军舰,等待陛下检阅呢。”
对于郭嵩焘回国的事情,冯云山早在福州就已经听说了,只不过那时还不知道郭嵩焘本人也已经到了。等“香港号”一行船队途径定海时,信使已经来报,说是驻欧特使郭嵩焘从欧洲回国,并且将当初的满清苏松太道道台兼上海海关监督吴健彰也带了回来,在上海吴淞口等待求见。
冯云山知道郭嵩焘肯定是由事要当面向自己禀报,他正好也想知道欧洲的情况,便下旨在吴淞口靠岸,召见郭嵩焘一行。
“靠岸之后,便宣郭爱卿和那吴健彰等人来见朕吧。”冯云山已经知道,这吴健彰好像是郭嵩焘在伦敦的时候碰见的,可能是当初满清派他去欧洲求救兵或是购买什么军火武器的,因为满清已经灭亡便归顺了郭嵩焘,上次郭嵩焘已经在信中说起过了。这个人当初和洋人打交道挺有一套的,如今归顺朝廷,还是有点作用。
冯云山的原则是枪杆子一定要抓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有军队,其他的都不怕。
不多时,一行人被御林军领上了“香港号”觐见皇帝冯云山。
冯云山刚出船舱,数十人便黑压压地跪拜在地,山呼万岁。冯云山摆摆手,示意众人平身,也懒得再次重申日后不准行跪拜之礼了,因为他知道说了也没用,已经根深蒂固了。
来的人当众,分别是如今已经被冯云山任命为中华帝国驻欧特使兼外务部副部长的郭嵩焘,吴健彰、松江知府刘坤一,上海县长张之洞,步兵第十四师师长黄威,还有松江府下面的宝山、嘉定、川沙、华亭等县长、副县长以及十四师下面的副师长团长等一大群官员都来觐见,想着一睹天颜,搞得御林军士兵绷得紧紧的,生怕出了什么岔子。
刘胜邦等中官员都拜见过皇帝之后,便直接让众人在甲板等候着,随着皇帝进入船舱,将郭嵩焘、吴健彰、黄威、刘坤一、张之洞五人领进了船舱,接受皇帝近距离的召见。
冯云山看向为首的郭嵩焘,见他面色黝黑,皮肤粗糙了许多,不过看起来比原本的书生模样要健康很多,看来这次出使西洋吃了不少苦。而一旁的吴健彰已经老态龙钟,脸上都出现寿斑了,倒是黄威和刘坤一、张之洞三人气色不错,精神奕奕的样子。
“郭爱卿,此次去欧洲所获甚大,不但将朕交给你的任务都完成了,还超额完成,很好!朕没有看错爱卿!”冯云山直接赞道,郭嵩焘在欧洲所做的情况,他基本已经掌握,不过具体如何,他还是想细问一下。
郭嵩焘便将自己在欧洲的经历仔细说了一遍:他在欧洲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和沙俄、奥地利这五个主要国家的首都及重要城市都建立了大使馆或领事馆,便建立了一套听命于中华帝国外务部的驻欧外交人员体系,还同英法两国分别签订了《中英互通商贸协定》和《中法互通商贸协定》,另外,同普鲁士原本就是盟友国,自然免不了一番商贸往来。不过,在俄罗斯,郭嵩焘却没见着新的沙皇,最后不得已,只能在圣彼得堡建了个领事馆,派了外务部的一个主事在那驻守,慢慢打听消息,不过,临近回国的时候,郭嵩焘打听到一个消息,说是沙俄派遣了近万兵力赶往西伯利亚,很可能对外东北不利。
其他的,郭嵩焘说起克里米亚战争对整个欧洲影响都很大,特别是战争中使用到的各种手段,比如首次出现了蒸汽船、爆破弹、米涅步枪、电报、天气预报、战地医院、铁路补给等工业化的军事装备和手段,让西洋各国纷纷震动,都相继往这方面研究和发展。
局势方面,头号强国英国虽然从克里米亚战争中获得胜利,但损失不少,特别是巨额的军费和战争伤亡士兵的赔偿开支,让英国财政有些吃力,加上印度叛乱的持续,导致印度经济崩溃,整个英国国内经济便得有些恶化,特别是英国的支柱性产业纺织业开始衰退,大量纺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