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袁继咸江西兵(其本人未降)、左梦庚部为主体,迅速击溃鲁王势力,占领了浙江大部分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福建的唐王本不想坐以待毙,奈何手下兵力最雄厚、靡费军饷最大的郑芝龙部首鼠两端,并不愿意与清军硬拼。无奈之下唐王欲西行前往赣州,但广西、湖南等地的明军对其态度极为冷淡,似欲拥兵自重,唐王的一番恢复大志就在这些地方督臣、军阀的推诿和避战之中功亏一篑,直到清军攻入福建兵败为止。
而在湖广战场,原本与孔有德、尚可喜、沈志祥等人在荆州、岳州一带打得有声有色的顺军内部出现了大变故。李自成因为伤势难愈,在今年年初死于长沙郊外。李自成死后,顺军各大军头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了。虽然李本人指定了李过为接班人,但他毕竟不是李自成,兵力雄厚的外系将领郝摇旗、王进才等人(分别拥兵七万和六万)态度**,似乎不愿承认李过的领导权,同时他们与已经远蹿衡阳的何滕蛟勾勾搭搭,形势更是微妙无比。
而支持李过的除了一同从宁夏、甘肃杀回来高一功等人外,李自成的老人袁宗第、刘芳亮、刘体纯等人分别都只有兵数千至万余不等(名头大,被清军追杀甚烈,兵员损失多),在这个讲究实力的年代,他们的影响力大为减小。
外系将领郝摇旗等人的意见不一致必然会导致大顺集团的分裂,而目前已经有这种苗头出现了,除了郝摇旗等人在和南明勾勾搭搭以外,袁宗第等人也在和屯驻于武昌的清固山额真佟养和商议投降事宜(李自成死后阿济格已率军返回北京)。再加上大顺集团的文官日益逃散,地方治理不力、财政困窘,现在的大顺真有了些山穷水尽的意味。
没想到李自成死之前还勉强罩得住的局面在他死后竟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第一时间得到急报的莫茗待移民运输行动一结束,便立刻组织起了大军,开往长江流域,准备在清军兵力相对薄弱的江北地区发起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以牵制策应一下这两处战场。只要在江北打几个胜仗,攻破几座州县,那么清军的威望必然会大损,各地抗清武装的士气也会得到提振,那样一来也许一些投机分子就不会那么快降清了。
不过这也只是莫茗等人的一厢情愿,真实效果如何真的很难说,以目前满清在全国势如破竹的形势,那些人比如郑芝龙不降清还就真的怪了。不过正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现在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谁让本土从远东抽走了4500名战兵、同时每年还动不动有半年时间没法用船呢?形势败坏至此也和东岸人这一年多来攻势减弱很有关系啊。于是,现在船队刚一闲下来,莫茗就立刻出动大军出来打满清的草谷了,顺便牵制一下清军,给大顺和南明喘口气。他估摸着自己要是再不动一动的话,南明和大顺的有生力量还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清军布置在江北的兵力并不多,因此东岸人的登陆行动并没有受到大的阻碍。事实上此时清廷布置在江南的兵力也不太多,除非南京有约1-2万八旗兵驻守外,南直隶其余州县的清军都不多。目前江南地区大部分清军都已经被调往了赣南、浙东、福建一带,以清剿那里的南明武装势力。而至于湖广战场,负责指挥当地战局的孔有德、佟养和两人更是连连求援,请求南京调拨真满洲官兵和大量绿营往攻岳州。
李自成死之前孔有德等人刚刚在荆州与顺军大战一场,虽然击败了顺军并夺回了荆州城,但损失也不在少数,急需补充大量军械和兵员。特别是被大顺击毁的几门红衣火炮,更是让孔有德心痛到了极点,此刻面对已经在岳州及以南区域修筑城塞的大顺集团,孔有德急需得到新的支援。而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武昌方面目前对大顺各将是以政治诱降为主了,实在是力有不逮啊。其实这个时候李过等人也不是没动过投降的念头,清军使者频繁进入顺军营地就是明证,只是因为要剃发易服所以大部分顺军将领暂时都没有接受。佟养和对此也颇为遗憾,但也不敢对这个政策多说什么,只能继续派人劝降。
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东岸大军开始在富庶的扬州一带大举登陆,同时截断了附近江面,可想而知应该会对清军的全盘战略造成不小的影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