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二四章 沈鸿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六二四章 沈鸿烈(一)

    1938年 12月6日下午四点,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到了济南。

    沈鸿烈1882年生于湖北天门,18岁时中秀才,同年到日本海军军校学习。1911年回国后,加入东北军,成了张作霖父子的心腹,一手创建了东北海军。

    沈鸿烈这个人,在青岛市长任上,是扎扎实实干了些事情的。他抓教育、建学校、定规划,设立民众教育馆、职工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等,每年均增加必要的教育经费。注重抓市政建设,前后修建了大港三号码头、青岛船坞、青岛体育场、青岛市礼堂;扩建和修建了青岛栈桥、薛家岛码头、四川路海军栈桥、小港第二码头;拓宽了崂山的道路,加修了崂山里盘山梯子石阶;整修了市内主要交通道路。此外,还整修了西广场、马虎寓、脏土沟,设立了“救济院”、“习艺所”、“感化院”等。当然沈鸿烈也多次破坏中共组织,逮捕共产党人,并镇压工人罢工与学生运动。为此,南京国民政府奖许青岛市为“全国模范市”称号。

    日军占领青岛前,沈鸿烈下令沉船堵塞青岛港航道,炸毁了日商工厂。此举得到了蒋介石的嘉许。撤离青岛后,沈鸿烈本人去了徐州,谒见李宗仁。李宗仁指示他把部队带到曹县去。在曹县,沈鸿烈接到蒋介石的电令,要他在曹县待命。他的海军陆战队和青岛市的警察、干部撤到了鲁东南,干部们都作鸟兽散了,陆战队和警察后来参加了惨烈的临沂保卫战,立了大功,但伤亡惨重。

    蒋介石逮捕韩复渠后,对韩所遗职务,必须迅速决定公布,以安人心。三路军总指挥一职,比较单纯,也无人逐鹿,当即口头指定韩的副手孙桐萱代理;山东省政府主席一职,比较复杂,觊觎者颇不乏人。当时有人建议在下列诸人中选任:一是李品仙军长,当时驻防山东曹县及陇海路附近,李是桂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希望桂系在本战区内 占有更多的地盘;二是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当时驻防鲁南临沂,与韩同属西北军,多年来,想当省政府主席,一直未能如愿;三是孙连仲总司令,驻防台儿庄一线,与韩同出身于西北军;四是后方一批山东籍国民党元老政客,主张鲁人治鲁,希望由山东人出任山东省政府主席为宜。蒋认为以上诸人,都不合乎要求,蒋的意中主席人选是具备下列条件:(一)与韩及其集团有密切关系,并能取得彼等信任,但又不是同一派系;(二)不属蒋的嫡系,但又忠于蒋;(三)不会造成军阀割据,尾大不掉。

    蒋介石认为沈鸿烈符合条件,加上当时张学良远在欧洲,东北军已经被蒋介石分拆使用,没有多大实力了,于是就在开封召见了沈鸿烈,面授机宜,随即行政院正式特任沈鸿烈为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

    沈鸿烈不同于韩复渠,他对抗战是很积极的。接受命令后就赶到了曹县,与山东省政府留守人员交接。此时,山东省政府已经成了空架子,只有民政厅长李树椿在此办理交待,还怪话连篇,说他的生活三要素是饱吃、酣睡、等死。财政厅长王向荣带着民生银行的员工,不知去向。后经多日打听,得知在秘密医治花柳病。建设厅长告老还乡。其他高中级官员大多逃散。不等他收拾好残局,日军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就开始了第一次大扫荡,沈鸿烈不得不带着省政府与驻守菏泽的部队汇合。

    历史上此时日军没有发动大扫荡,沈鸿烈还有个时间到鲁西北、鲁北发展地方武装、建立政权。开始还和八路军合作抗日,后来就追随蒋介石一心一意反共了。现在历史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也没有这种机会。徐州会战时,沈鸿烈率省政府退向了河南,在豫北一带游击。现在,他奉蒋介石的命令率领省政府到济南来了。

    蒋介石的命令是在刘一民飞机失事当天下的,蒋同时还命令何应钦到济南来。刘一民脱险通电发出后,何应钦是不能来了,但沈鸿烈身为山东省主席兼保安司令,自然是可以来的。

    当时命令下的很急,沈鸿烈来不及带太多的人,卫队在过日军封锁线时损失很大,过封锁线后所剩无几。沈鸿烈也来不及再调警卫部队,只好向八路军求援,要求派部队接应。

    直到进入鲁西根据地后,沈鸿烈才感觉安全了。八路军鲁西警备二旅,也就是筑先纵队,派出部队一路护送,将沈鸿烈和随行人员送过了黄河,到了济南。

    沈鸿烈此时自然知道刘一民已经安全返回济南了,因此路途中曾经发电请示蒋介石,是否仍然执行前电命令前往济南。蒋介石的答复很明确,第十八集团军教导师也是国军序列,现在国军收复了山东省城济南,理应迎接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回任。

    如果不是八路军,而是换做其它杂牌军占了济南,沈鸿烈能不能安全抵达济南就很难说了。也只有八路军这种组织纪律很严的正规军,才会一路护送他到自己的根据地来。这一点,沈鸿烈一路上想的很清楚了。因为他本人就曾经几次差点被部下杀害,对战乱年代、人心叵测这句话有很深的体会。

    也正因为这一点,越接近济南,沈鸿烈的心里就越是忐忑不安,越发地对能不能完成蒋介石交给的任务心里没底。这一路上八路军给他的印象太深了,虽然他不知道护送他的八路军的番号,但感觉很明显,这绝对是一支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的部队。光看一路上宿营时老百姓和战士们的亲热劲,旧军人出身的沈鸿烈就知道,这山东是八路军的了。恐怕谁都不可能从八路军手里把山东夺走了!

    沈鸿烈是日军海军学校毕业的,见识过日军的军威,又长期在东北军中,也知道东北军的军风军纪。担任青岛市长期间,也算是殚精竭虑,给青岛市政建设作了许多工作。本人又是一个不谋私产、两袖清风之人。在他想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就算是象他们宣传时说的那样,是一心抗日的,但总得让老百姓纳捐纳税、供养部队吧!只要让老百姓纳捐纳税,军队和老百姓的关系、政权和民众的关系还能好到哪里去?

    令沈鸿烈想不到的是,这一路上宿营时,八路军的干部战士到了房东家里,抓起水桶担子就挑水,抡起斧子就劈柴,拿起扫帚就扫院子,满嘴还都是大爷大娘大哥大嫂地喊,那模样象极了远游归来的孩子,再替家人干活。老乡们见了八路军可和过去见了张大帅、韩大帅的兵不一样,不害怕,不躲避,聚在一起拉家常。连大姑娘小媳妇都不躲不避,又是烧水又是做饭,还赶做军鞋让战士们换。沈鸿烈算是领教了什么是军民团结。

    一路行来,到处都是新坟,鲁西地区快到家家戴孝、户户烧纸的程度了。韩复渠逃了,省政府撤了,小鬼子把山东老百姓祸害惨了。

    民国时期的军人很复杂,普通士兵文盲居多,高级将领中也有粗鲁不文的。但是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或是为了救国救民、或是为了讨条出路而加入军旅的。沈鸿烈就属于国军将领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历史上他跑到台湾后,闲来无事,写了《读史答记》、《欧战与海权》、《东北边防与航权》、《收回东北航权始末》、《青岛市长》、《抗战时期之山东党政军》、《抗战时期之农业建设》、《抗战时期之国家总动员》、《浙政两年》、《消夏漫笔》、《政海微澜》、《五十年间大梦记》等十二种书,算是对他一生的事业做了描述和总结。

    沈鸿烈可不光是日后空闲时间写书,现在这种战乱年代他也是瞅着机会就记上几笔。这一路上虽然行色匆匆,但沈鸿烈在宿营时还是和老乡们交谈,记录了许多他认为有意义的东西。比如在聊城,沈鸿烈就写到:

    “聊城原本是个美丽的县城,三面环水,有北方水乡之称。可惜这是抗战时期,日人残暴,两次攻占聊城,最近才刚刚逃离,把聊城糟蹋得千疮百孔。到聊城时天已傍晚,不顾劳累,去祭奠了范筑先。晚饭后在城中漫步,忽闻书声朗朗,信步寻访,始知是学校在上课。找校长一问,才知白天为防日机空袭,学校不能正常上课,缺课部分只能夜晚补上。问及教师薪水,言鬼子刚走,抗日政府尚未明确规定薪水等级,只是按军队供应标准供应。又:找农人了解,抗日政府没收汉奸土地财产分给农户,一般地主与佃户实行二五减租。问及知道不知道现任山东省政府主席是谁,竟无一人知道。问及八路军的县长、区长,无论大户还是佃户,均知其名其事。汗颜之余,心内惶恐,虽然省政府后撤,山东成了无政府地区,但象八路军这样公开建立政权、任命官员,置山东省政府于何地?”

    上面的还都是沈鸿烈在鲁西地区的见闻和印象,过了黄河后,他的感触更深了。不说别的,光说前去黄河渡口迎接护送他的八路军骑兵部队就让他震撼不已。

    那是一个骑兵连,一色的东洋大白马,连长一声敬礼,马上的战士手握战刀,两眼平视,要多威武有多威武。那些战马也确实是训练有素,随着口令做动作,绝对的整齐划一,好像用尺子量过似的。再看骑兵的装备,每人都是三件武器:军刀、长枪和短枪。似乎这个小小的骑兵连还配有一个排的重火力,配有重机枪和小钢炮。

    到了这个时候,沈鸿烈才恍然大悟,刘一民的教导师打了那么多胜仗,缴获了那么多日军武器,怕是装备比国军主力都要好的多的多。

    眼看着要进济南城了,济南市长、八路军教导师政治部主任蔡中赶到济南城外迎接。两个人都是军人出身,互相敬礼后,蔡中就陪着沈鸿烈到了济南市政府,安排沈鸿烈一行洗漱、休息。

    沈鸿烈是经过风浪、见过世面的人,知道现在的山东谁说了算,因此言语间和蔡中十分客气,张嘴蔡兄闭嘴蔡兄,要求能够尽快见到刘一民师长,有许多事情想向刘师长请教。

    蔡中虽然有时候爱打趣刘一民,但绝对不是他不尊重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