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报告了最近的敌情动态。从接受到的电台广播中得知,寺内寿一去了天津,日军正在京津地区和冀东进行大规模扫荡,目的是要捕捉教导师主力。敌人暂时还没有发现我军主力隐蔽在南宫地区。
工作汇报完后,刘一民把主席的电报念了念,然后就开始研究大军东进山东和创建冀南抗日根据地的问题。
首先研究的是创建冀南根据地问题。这个问题比较好办,现在南宫周围几个县既没有日军也没有国军,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虽然有一些国民党的县政府和保安队,还有一些散兵游勇组成的打着抗日旗号的各类武装,但熟悉历史的刘一民知道,这些家伙实际上是借着抗日的旗号鱼肉百姓。等日军大扫荡的时候,这些国民党的县政府就会自然解体的。因此,刘一民提议留下一个旅,成立冀南军区和冀南行政公署,统一领导冀南地区的抗日斗争。命令陈大勇教七旅留下,由陈大勇任冀南军区司令兼冀南行政公署专员,刘毅任冀南军区政委、冀南区党委书记。新成立的冀南行政公署和冀南军区受教导师领导,眼下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迅速肃清南宫周边各县土匪,收编地方武装,建立起以南宫地区为中心、辐射新河、巨鹿、冀县、武邑、衡水等县的根据地,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县、乡政权。
鉴于防空指挥部新兵在天津机场保卫战中的表现,刘一民要求各旅的新兵团全部留在南宫地区,由教七旅负责集中训练。待训练完成后,再编入各部队。
第二个研究的问题是进军山东的问题,刘一民的意见大家都知道,就是迅速夺取济南,震动敌人,吸引日军重兵集团南下,然后全师在山东各地展开,创建山东根据地。教导师之所以离开天津,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因此这个问题也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由师长、政委组织实施就行了。
至于吴征提的就地组织企业生产问题,考虑到冀南平原无险可守,而且无法防空,会议决定部队进入山东后,在沂蒙山区建立中心根据地,依托山区地形,发展根据地工业。
最后,刘一民又讲了几点:一是攻占济南后,仍然采取搬空济南的办法,将济南的工业搬往根据地。二是我军进入山东,目的是建立强大的根据地。因此,政权建设务必要跟得上。政委和蔡主任要通盘考虑,以林枫率领的干部团为基础,从天津随军南下的青年学生和地下党员中,招收学员,开办干部培训班,培训一大批能够当村长、乡长、县长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工作人员。进入山东后,要大力培训山东本地干部,争取在较短时间内,为我们培训一批骨干干部。用这批干部去建设根据地,组织和动员群众起来抗日。三、留在冀南的教七旅,要学会做统一战线工作,要琢磨如何与国民党政权和国军部队打交道,团结他们一起抗日。四、根据地村、乡、县各级政权都要有选举产生,确保能够代表人民意愿。五、各根据地一律实行主力部队、守备部队、民兵三层机制,主力部队主要担负机动作战任务,守备部队包括县大队、区小队主要承担地方守备和游击作战任务,民兵要加强训练,实行各村联防。特别是平原地区的根据地,要组织老乡们挖地道,再配合地雷战,把根据地变成由地道串联起来的战斗堡垒。六、坚决贯彻我军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新组建部队优先配备政工干部,每个班都要建起党小组,切实起到战斗核心作用,确保部队打不垮、拖不烂。七,除教七旅外,各旅回去后立即动员,等候命令。
会议结束后,刘一民要陈大勇和刘毅留下,向他们具体部署了开创冀南根据地的任务,并就如何开展地道战、地雷战,向他们详细进行了讲解,要他们两个组织部队尽快展开,迅速打开南宫周边几个县的局面。
直到陈大勇和刘毅两个彻底领会了地道战、地雷战的精要,刘一民才挥手让他们离去,自己也会到住处休息。
教导师师部就设在南宫县城北大街的天津英美烟草公司南宫华兴烟草经销处。这是一座建于民国初年的建筑,有西楼12间,北屋抱厦5间,双进深东屋6间,南屋3间。七七事变后,主人贾馨武携款去天津,这里成了空房,罗荣桓就将师部设在了这里。
唐星樱已经知道刘一民平安归来,也到城外迎接了。但是刘一民忙着和师、旅领导说话,接着就是开会,到现在还没有顾上和唐星樱、儿子说上一句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