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中易笑着还礼,说:“信诚公,在下久仰大名,今日终于见到了尊颜,果然是英武的上将军啊。”
“哪里,哪里……”符昭信和李中易打着哈哈,热情的寒暄着。
李中易发觉,今年刚满三十岁的符昭信,皮肤黝黑,膀阔腰圆,活象一座黑铁塔一般,果然是将门世家出身,打熬筋骨的时间,应该不短了。
闲聊的时候,符昭信也在暗中打量着李中易,他发现,这位李都监,简直年轻得不象话,令人嫉妒羡慕恨极。
等众将都围拢过来后,符昭信一一替李中易做了介绍,首当其冲的就是,第一军都指挥使刘贺扬,其次是第二军都指挥使马光达,接下来才是几十位将校。
李中易一边颔首,一边注意观察各将对他的态度。如果连表面文章都懒得做,可想而知,那人必定对李中易颇有不满。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武将。都粗鄙少文,好勇斗狠,不太尊重文官,尤其是监军的文官。
李中易的记忆力还算不错,倒把露面的这些人,记了个七七八八。
众人簇拥着李中易,一起进入中军大帐后。现场只有两个座位,正中间的肯定是主帅符昭信的位置,略偏左的则应该是李中易的地盘。
大周以左为尊。李中易的座位靠左,显示了符昭信对于李中易代表朝廷监军的尊重。
“众将听好了,李都监已经上任,今后你们谁要是胆敢触犯军法。就要小心项上的人头了。”符昭信别开生面的开场白。让李中易意识到,刚才那种温情脉脉的场景,不过是个假相罢了。
看来,符昭信是在担心李中易侵夺了他的兵权,有意给众将们打个预防针,警告大家别站错了队伍。
李中易平静如水的坐在椅子上,临来上任之前,各种可能的情况。他都已经考虑了进去。
兵权,如果是这么好拿的。嘿嘿,那就谁都可以当皇帝了!
符昭信训过话后,请李中易发表意见,李中易略微欠了欠身子,说:“朝廷自有法度在,本都监只有一句话,胆敢以身试军法者,绝不宽贷。”
李中易亲手制订的河池乡军练兵方略,自然知道,其中的深浅。简而言之,杀头的罪过很少,挨板子的军法,多如牛毛。
别的且不说,后蜀国的军法里头,就有三十六斩,全是一碰就要杀头的重罪。
大周就更不得了,共有七十二斩,触犯了每一条都要掉脑袋。
李中易的乡军条令里边,除了临阵脱逃、临阵不服从军令、临阵大声喧哗,等少数砍脑袋的重罪之外,几乎全是打屁股的细则。
这么一来,符昭信想揽权的小心思,也就立时曝露无遗。
没等众将反应过来,李中易的简略发言已经结束,他施施然的坐回到了椅子上,捧着刚泡的热茶,小啜了一口,显得悠闲自在。
接下来,符昭信开始安排练兵的细节,李中易微闭双眼,静静的听了符昭信布置。
李中易大致在心里过了一遍,也就有了数,符昭信明着没说啥,实际上,将他定下的练兵大纲改得面目全非,从精气神多方面综合养士的精髓,几乎荡然无存。
比如说,李中易非常强调机动作战的能力,要求每天至少来一个五里的全副武装的越野,每十天来一次三十里重装越野。
到了符昭信的手上,则改为,每天一操,专心致志的练习他的家传阵法。
咳,听见符昭信那复杂到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所谓阵法,李中易暗暗觉得好笑。
后面的北宋,从宋太宗开始,将领带兵出征,军中居然都有一名排阵都监,难道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不成?
如今的李中易,已经远远不是当初的军事菜鸟,而是统帅过两千多河池乡军精锐,转战数千里,亲自指挥过数十次游击战,破袭战的步军运动战大师。
大军作战,旗帜鼓角等指挥信号,越是复杂,士兵们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就越久。
而且,临战之时,中下级军官、旗鼓官负担,也就越重。
为啥?
从中军传下号令,到专门的旗鼓官翻译出来,再转达给前线指挥官,指挥官再下令调整部署。
咳,这么复杂的过程,只要想一想,就觉得头很疼啊!
李中易淡定如水的坐在座位上,对于符昭信的布置,左耳进右耳出,完全倾听的价值。
李中易是刚刚上任的监军,符昭信是到任数月的主帅,又是纯正的国舅爷,此时此刻,如果两个人当众起了冲突,损害的只可能是双方的威信。
嘴巴官司即使打到了柴荣的面前,也不可能出现有利于李中易的结果,只可能是各打五十大板,草草了事。(未完待续。。)
ps: 兄弟们真给力,距离402张月票,只差几张了,大家加油啊,司空正在狂码字,准备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