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径却是一百毫米以上的火炮口径,这样大口径火炮威力相当的惊人。加上使用膛线,并且发生锥形炮弹。火炮射程增加了不少,秦国最新款的火炮是后发装填。这种火炮是老款火炮。但秦国生产量非常的大。主要是需求很大。而且制造简单,是简单的铸造结构。而且材料很多。主要是青铜结构。钢铁正在迅速的取代青铜。在铁刚刚开始的时代,因为技术的迅速创新,钢铁正在迅速的取代铁。这种快速的更迭。导致之前生产的青铜有大量的青铜需要处理。而这些青铜成为铸造火炮的重要材料。特别是兵器方面,秦国供养一支百万大军。青铜兵器退下来的青铜材料相当的多。秦国人迅速的把这些青铜材料铸造成了火炮。不过这些火炮的款式都是滑膛炮,也有一些线膛炮。秦国人在这些火炮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他们改进了火炮使用的炮弹。以及瞄准系统。此外,他们把一些前装火炮直接改进到了后发装填。装填速度大大加快,在点火方式上,使用了击发式,撞击式。这些击发方式的使用,主要是因为使用了火帽。没有火帽,随着雷汞,以及更快捷,更加安全的底火火药出现,秦国在枪弹方面进展迅速。而底火这种东西,在六国当中视作奢侈品,这种东西消耗起来非常的快,虽然快捷,但是耗费钱财是实在是太大,这也就直接导致他们装备不起,他们宁肯使用点火方式的火炮,也不会多花费一些钱财买进这些火炮,价格太贵了。即便是刚刚兴起的韩国新军,他们在装备这种火帽的时候,也要仔细的考虑一番。毕竟价格昂贵的要命。
虽然秦国一些兵工厂也推出了钢质火炮。火炮的瞄准的准确度远远超过了那些青铜火炮。而且操作简便,虽然没有使用定装炮弹,但装填速度几乎和定装炮弹一样。但却因为价格昂贵,虽然轻便。但价格是别人无法接受的。最可怕的是火炮炮弹需要专门的定做,而自己根本无法铸造。为了节省一些开支,一些买家自己铸造,仿制这些炮弹韩国便是这样。此外,楚国也在自己铸造这些炮弹。火炮是一种价格,而后续的火炮炮弹,特别是那些较为复杂的榴弹,价格也是让这些买家无法接受的。
但是,秦国大规模的出口这些火炮,却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火炮口径。口径都非常的一致。五寸火炮或者是六寸火炮。两寸口径火炮威力都很大。这些口径解决了后勤问题,口径统一是建立炮兵的重要基础。
齐军之前建立的炮兵,口径非常的不统一,有自己尝试铸造的火炮口径,也有一些进口的火炮,缴获的火炮,而之前秦国各个兵工厂制造了不同口径的火炮。这些火炮装备在齐军当中,不同口径的火炮造成补给压力非常的打。这一点齐军非常的清楚,有的是时候,即便是有火炮,有炮弹,火炮也无法发射,原因就是炮弹口径不统一。
统一的口径是减少后勤压力的最好办法。秦军早早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齐军现在才解决,有了统一的口径,后勤问题就迎刃而解,这也是齐军算是真正建立火炮的重要基础。
不仅如此。来自韩国远远不断的后勤补给。也是齐军能够大规模使用火炮的重要原因,没有稳定的后勤补给,特别是弹药补给,齐军根本不可能采用这么庞大的火炮进攻。
此外,齐军的炮兵建制也采取了韩国的建议,采用三三制,建立齐军的炮兵单位,一个炮兵排有四门火炮。三个炮兵排建立一个炮兵连,三个炮兵连建立一个炮兵营,而三个炮兵营建立一个炮兵团。而这次,齐军就动用了一个炮兵团外加两个独立炮兵营发动进攻。因为火炮数量有限的关系,炮兵并没有齐装满员的装备那些武器,他们的火炮数量依然缺乏,按照这样的编制计算,一个炮兵团的火炮数量应该已经超过了一百门火炮。但是因为炮兵缺乏火炮。所以。齐军的炮兵单位依然还缺乏火炮装备。
炮兵单位的独立出来,并且建立的更加有序,让齐国的军事迈向了更先进的一步。而这一步,也是齐军能够在选择围城之后。选择使用炮兵来发动进攻。
“放。”炮兵上士依然大声的喊道。浓密的火药烟雾已经把整个发射阵地笼罩在烟雾当中。而远处的临淄城也陷入了浓密的烟雾当中。到处都是火药味,到处都是火药烟雾。
“希望我们的进攻很有效果,迫于压力,他们能够听取我们的意见,直接投降。”田横看着到处都是烟雾的临淄城。而一旁的谋士却冷静的看着这一切,仅仅形成压力是不够的。还要有利益诱惑才能真正的让这些问题全部解决。没有出路的围城依然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