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盗对项燕的反应还需要观察几天,因为水盗也吃不准项燕的到底是怎么想的。而且,现在局势极为复杂,各方利益都在水盗问题有不同的看法。
楚国商人采取了主动避让的方式,因为商人主要看中商业利益,他们不想因为一点钱财而损失更多的利益,如果利益损失足够让商人亏本的话,那么楚国商人会采取另外一种对策,那就是主动的干掉水盗。目前水盗对过往的楚国商人只是征收一些保护费。这点保护费正好介于双方都能接受的心理价位区间。双方暂时没有爆发大规模利益斗争的时候。
秦国商人则采取了一种过激的做法,他们在军方的掌控下组建了一支又一支的武装商船队。对于阻碍他们发财道路上所有障碍采取一种强硬态度。这种强硬来自秦国国家实力的体现和象征。他们根本就不把水盗放在眼里。
而楚国上层也是如此想的,受到秦国各种好处的楚国上层也不愿意让这些水盗干扰他们的大买卖。他们垄断了楚国大量的原材料采集生产,初加工,以及运输。对于水盗的这种行为,楚国上层也是这种过激看法。
“水盗就是水盗,一入水盗,终身为盗。不加以剿灭,便会坏了我们的大事。”一名楚国贵族在贵族宴会上如此说道。可见,对于水盗问题。贵族的想法很干脆,那就是加以剿灭,永久性的剿灭。
而夹在中间的楚国水军则两面受到不同的压力,一方面,秦国水面舰艇力量频频挑战楚国水军。和水盗则处于一种微妙的关系当中。贵族们则和秦国水面舰艇力量一样频繁的对其施压,在这种压力下,楚国水军当然选择拉拢战术。
不管楚国水军采取什么样的战术,这些都需要其中一些力量形成新的联盟关系才能让事态有新的发展。就在楚国水军采取新的措施的时候。齐军终于碰上燕国预备主力部队。齐军是处于疲惫尚可一战的边缘。而燕军则是一群毫无战力的部队。
说来这支毫无战力的部队说来挺搞笑的。甚至可以说非常的荒唐。
当齐军突破燕国国境线的时候,燕王听到消息的时候心理防线就处于垮塌边缘了。他突然感到一种危险。他有一种感觉,很有可能自己会再次被赶离燕都。在这种危机意识下,他首先做了一个自己认为非常明智的决定。
他下令把燕都内所有的王室财产首先转移到辽东。同时,把辽东设立为燕国的陪都。这是战国时代第一大创举,因为其他国家都没有设立陪都这一说法,而燕国则是第一个。燕王的此举立即引来了连锁反应。
燕都内商人开始大规模的发生恐慌现象。很多商人开始纷纷抛弃自己的家产,然后转移家产到辽东。更有甚者,一些官员,富商以及开始计划把自己的家眷也转移走。在他们看来。燕王此举是不计划把拱手燕都了。
影响还不止这些,燕国最后一支预备力量在这个消息的冲击之下已经瓦解了。那些贵族子弟平时都当兵闹着玩,如今,真的大战要来的时候,他们都慌了。于是他们开始把自己的家奴,甚至是花钱雇佣人来当兵,而自己则提前开溜。他们随同自己的家人带上自己的家眷火速的撤离该地区。
燕都一时间人心惶惶,防守部队根本就不计划抵抗。就这样,当齐军快速前进的时候,燕都忙着转移财产,转移家眷。而秦国,赵国,则忙着赚钱。燕国的外交人员则忙的算国家的家底。
等到这些忙的差不多,都安排下去的时候,燕王骤然醒过了神,他认为,自己手上还有一支军队可以使用,与其防守。燕都几次防守都失败了,这次干脆不防了。
既然不防了。那就主动进攻吧。如果万一打败了对方,那岂不是意外之喜吗?在这样的想法下,燕王突然下令让防守燕都的燕国第一师主动出击,在三个月内击溃来犯之敌。这道命令一下,让所有人不知所措。
“之前不是说撤了吗?”一个燕民看到告示之后问道。
“这不说要歼灭来犯之敌吗?”另外一个燕民看着告示说道。燕国上下一时间全部都糊涂了。他们也不知道燕王是怎么想的。一会撤退,一会说要打。到底怎么一回事,谁都说不清楚。就连燕王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难办的是军队,军队这个时候则上下全疯了。那些平时一个人领五六个人的官家子弟们,疯狂的花钱找炮灰。街头上的乞丐几乎是在一天之内被拉光了。
“走,爷给你一个吃饭的好地方。有衣穿,有饭吃。什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