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为很自然地过渡到写当今秦王的作法——都是在用事实说话。
作者就当今秦王服饰之物,即秦王爱好的珍宝、美女、音乐等眼前最熟悉的东西都产于异国,来比喻客卿;秦王不因其不产于秦国而弃之不用,这就证明驱逐客卿是没有道理的。
这些具体的、确切的事实,使文章更具说服力,更能让人信服。
三、让人觉得那是他自己的主意
任何人都不情愿被迫去做一件事,而对于自己想出的主意总是比对别人提供的意见更加珍视,也更有信心。因此,我们在说服别人时最好是只提供看法,而由人家自己去拿定主意,千万不能把我们的意见强加于别人身上。
李斯在铺陈了异国的色乐珠玉为秦王所好之后,笔锋一转: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既然取用色乐珠玉不问产于何国,而取人却截然相反,凡是客卿一律驱逐——两相对比,指出秦王重物轻人,这是有作为的国君所不取的;进而提高到统一全国的高度来看: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求也。此句力重千钧,对秦王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作者针则秦王吞并六国的雄心,指明逐客措施与统一全国的远大目标南辕北辙,背道而驰。这就使得秦王不能不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重新考虑是否坚持逐客的问题。
在以昔秦王的作为与今陛下的作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李斯又以正面说理与间接比喻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上阐明了纳客与逐客的利害得失。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都是显而易见的常理——这是以常理来揭示纳客与逐客的利弊;接着用泰山不嫌弃泥土才能形成那么高大、黄河大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才能形成那样渊深来比喻国君不拒绝民众才能显示他的美德,使抽象的道理化为具体的感知,从而引出地无四方,民无异国正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原因,暗示秦王应该接纳四方之士,任用异国之才,就能无敌于天下。这仍然是从秦王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宏图大业着眼的。然后再从反面论述,逐客的后果不仅仅是使秦王统一天下的愿望不能实现,而且还会以人才帮助敌国,削弱自己,壮大敌人。
在这说理过程中,李斯并没有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秦王,只是向他晓以利害,让他自己去权衡利弊,作出决断。可是秦王读了之后,一定会坐立不安,睡卧不宁,难怪他要撤销逐客令了。
由此可见,让别人自己下结论比教给别人现成的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四、危言耸听
在通常情况下,做人的说服、劝导工作,应当采取和风细雨的方式,平心静气地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别人的自觉;但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诸如对方头脑发热,感情冲动,即将做出危险举动的时候,或者对方执迷不悟,一意孤行,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的时候,或者对方态度严重对立,情况又很紧急,来不及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危言耸听的方法去说服对方。
危言耸听法,就是劝说者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将后果描绘得非常可怕,使闻者惊心动魄,翻然悔悟。。
文章最后,收结前三段的内容,既照应、总结了全篇,又归纳出令人触目惊心的后果:如今驱逐客卿去帮助敌国,减少自己的民众去增强仇敌的力量,内部使自己空虚,外部与各诸侯国结仇,这样做,要想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逐客措施是关系着秦国生死存亡的严重问题。
在这里,李斯正是运用危言耸听的方法,向秦王提出了严正警告。这就犹如在他的背上击一猛掌,使其惊醒,不能不斟酌利害,收回成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