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升官发财在宋朝_分卷阅读_935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他已等了这么些天,本就很是焦急,还遇到个冷硬死板的包拯,不免很是不安。

    他急忙召来眼下看来、唯一一个最站自己这边的寇准,冲着对方好一通抱怨:“……相公力荐此人,可见他丝毫未有进展,倒是脾气又臭又硬,莫不是选错人了?”

    寇准一挑眉,却是对包拯的做法颇为赞同:“依臣之见,分明是官家轻率了些,包评事将不偏不倚亮于明面,实是对极。”

    赵祯皱了皱眉,很是不解。

    寇准未再继续解释,而是反问道:“在官家心里,是认为摅羽是清白之身,还是真同这王氏有染?”

    赵祯不快道:“哪怕于世人眼中,小夫子素来是如冰之清,如玉之洁,是再正直不过的谦谦君子,岂会行如此龌龊之事?”

    寇准颔首:“臣亦如此认为。”

    既然陆辞定然清白,那包拯当着人多眼杂的大理寺诸人的面,不惜得罪官家,也要严词拒入宫去……日后就能彻底杜绝他受皇帝胁迫、断案有所偏倚的非议了。

    赵祯方才是一时激怒,经寇准这么一问,很快也回过味来。

    他默然片刻,承认道:“是我太心急了。”

    万幸他急,包拯却是由始至终都不慌不乱。

    连官家都难耐等候,更何况是大理寺中的其他同僚?

    见他接了这块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羡慕者有,因嫉妒而盼着他办砸者更多。

    面对或真心、或不怀好意的探听,包拯一概板着那张清秀面孔,以‘无可奉告’四字一概打发了。

    好在自从官家所派的内侍也碰了一鼻子灰后,前来探听者便锐减了——总不会有人胆敢认为自己的面子比天子更大罢?

    倒是让包拯耳根清净了好些时日。

    他这些天,除了督促随州那的推鞫进展后,继续研读证据外,便是对关押王氏的牢房做了些许安排。

    他命人将王氏单独关押在一间不带窗的牢房内,让人减少了所送饭食的份量,却增加了次数——由原本的一日二次,变成了一日四次。

    乍听此令时,属官虽是全然摸不着头脑,然而官家既委派他全权侦办此案,自己听命办事,也就将疑惑压下,依言照做了。

    这份看似莫名其妙的指示,实是为了让被孤独地关押在不见天日的牢房中的王氏,在日复一日的频繁进食下,模糊了对时日的概念。

    包拯之所以这般做的信心,是从随州送来的更多口供中所萌生的。

    奉命在随州推鞫的王援等人,在询问义庄中凡是与王氏有所接触之人时,无一例外地遭受了冷遇。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