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了中国综艺节目先河的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综艺大观,在国庆长假结束后彻底告别历史舞台。这条消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但又在意料之中。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是这个栏目资格老,影响大,曾是央视名牌栏目之一。又在意料之中是由于人们的欣赏水平,欣赏习惯发生变化,而节目的样式却变化不大。导演虽使尽浑身解数想挽救它,但由于综艺类节目已成昨日黄花,还是无济于事。
我们这一代人对综艺大观是有感情的。综艺大观刚创办时,以其活泼多样的艺术风格,明星的频频亮相,吸引了无数的观众。每到周末,大家便早早守在电视机前,等候 综艺大观几个字在荧屏中出现,有时偶尔一期未看到,便会 遗憾好几天。综艺大观推出了一大批歌星、笑星、杂技明星,捧红了倪萍、周涛等许多主持人。这些人回顾成长之路,恐怕至今还得感谢 综艺大观。
其实综艺大观的收视率下降不是近一段时期,前几年,人们就不太关心 综艺大观了,一些有作为的编导察觉到节目的形式老化,观念陈旧,就开始改革这个栏目。比如把演出放在外景地,把背景加以改造,使之更现代化。尽可能多选年青人爱看的歌舞。但收效甚微。这犹如人进入老年,尽管涂脂抹粉,但依然掩盖不住徐娘之态。
综艺大观的致命伤是,这种融歌、舞、小品、相声、杂技于一炉的艺术形式已经不被人喜欢了。人们更喜欢个性化的节目,如艺术人生针对追星族的,夕阳红针对老年人的,同一首歌针对喜欢老歌曲的
我们在为综艺大观退出荧屏感到遗憾的同时,又为其退出荧屏感到高兴。因为一种艺术形式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另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又诞生了。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艺术形式也应该相应地变化。没有哪一种长盛不衰的艺术形式,没有哪一位永葆青春的艺术家。
在这里,我想到了近些年人们屡屡大声疾呼的“振兴京剧”京剧是我国戏剧舞台的一个名牌剧种,从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形成京剧,由于唱、念、做、打符合当时人们的欣赏水平和习惯,受到国人由衷地喜爱,产生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剧目,捧红了许许多多的名角,曾给无数人带来了欢乐和艺术享受。一些京剧大家至今是中国人的骄傲。因此,许多老年人看到京剧衰落便痛心疾首,认为“国粹”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消亡,便产生了许多行政命令式的抢救方案。尽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些专家也对京剧剧目、唱腔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收效甚微。我们看到的钢琴伴唱京剧,交响乐京剧让人们觉得不伦不类,一些京剧迷难以接受,这是京剧吗?这样的改革,老人不买帐,新人不接受,改革只好草草收场。
我一直弄不明白,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如此大的力量来振兴京剧?京剧衰落就一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衰落吗?我们这一代就无颜面对子孙吗?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消亡,这是艺术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元朝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各领风骚。我们在为我们祖先创造如此灿烂文化感到骄傲时,没有谁为它们的消亡感到痛心疾首。如果谁这个时候心血来潮,大声疾呼,振兴唐诗,振兴宋词,我们要对得起祖宗。我们一定会觉得这个人是不是有毛病。
我们在为综艺大观唱挽歌时,我们坚信综艺大观以其开拓型的首创精神,必将载入中国电视发展史册。
我们在为京剧式微无限惆怅时,我们坚信京剧在中华民族艺术史上具有永不磨灭的崇高地位。
今天的太阳无可奈何地落下去,明天将升起一轮更加灿烂的鲜红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