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长歌当哭。难怪此后历次朝代更迭过程中都有人吟唱着黍离诗而泪水涟涟:从曹植唱情诗到向秀赋思旧,从刘禹锡的乌衣巷到姜夔的扬州慢,无不体现这种兴象风神。
我喜欢读诗的原因是因为诗总是言简意赅,字数虽不多,但每一个字都用得是如此巧妙,每一个字在整首诗当中都占用千斤的重量,那一个个本该毫无关联的字经诗人神奇的组合在一起便形成一首不朽的佳作,意韵融会贯通,诗中情真意切,仔细读起来总会让自己不知不觉中陷入到诗的境界中。读这首黍离也是一样,因这首诗本是一首感伤诗,读着自然心情也跟着跌落,黍离中曾经奢华的情象现在已变得萧条,比深秋的景色都要萧条。我似乎能通过文字看到周大夫静贮在那一片片黍苗中,脸上那种忧伤的表情,他双眼环顾四周,眼神是那么的沮丧。他久久不肯离去,他站在太阳底下,回忆着当年的种种,他心情低落,他伤感,他心中积聚了一股无人能诉的悲思,这种沉重的悲思最后幻成无声的沉默,用良久的沉默来缅怀眼前这一幕。
物是人非,知音难觅,世事沧桑,这些事是谁都不想的,也是无法预知的,唯一能做到的只有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学会接受突然而来的变化。不得不承认,我也是一个喜欢忧东忧西的女孩,也就是有点多愁善感,记得小时候不是这样的,不知道是不是读多了诗词的缘故还是现在自己长大了,看到了太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或是生活经历丰富了。发现,人总是会在憧憬中有小小的失落。在简单中会变得复杂,在明澄下会变得混浊,在该快乐的同时会变得沉静,在该欢呼的时候变得淡漠。也许这种就是成长的代价。
发现我的恋物情结比较重,如果是我喜欢的东西,即使不能再用了,依然也舍不得丢弃,会把它放在身边,或藏在某一个角落里,等哪天想到了拿出来回味一下。在东莞这边工作每年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家乡的变化是都是如此大,原本空荒的地方突然冒出一间豪华的别墅,这家的房屋又重新装修了,那家的拆了又重建,以前的果园现在果树全被砍伐掉,填平又准备又建一些房屋。还记得小时候喜欢在这块果园地里与朋友玩捉迷藏,现在当我站在这里眺望,可一切都变化得太快了,旧貌换新颜了。看到这一幕虽心情没有此诗中周大夫那般跌宕起伏,但同样能感受到有一股阴影掠过的痕迹。在内心深处,希望这里依然保持着和以前一样,可是很多事情都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人也如此,转眼我们就老了,头发白了,脚步变慢了,背变驼了
感伤是一种心情,每个人都会有,感伤就像我们走在森林里,不小心迷失路的心情。迷失路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要迷失寻找出路的决心。人的一生从来都不是顺畅的,通顺平稳的人生是可悲的,在失去惊险的同时也失去了人生本该要体会的价值。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不管是理解懂得我的人还是不能理解的人,知道自己只是一时心情下雨了而己,很快就会雨过天晴。原来的辉煌与奢华虽变成了废墟,但现实已如此,我会试着去接受这所有的变化。我会从那个悲伤的领域里走出来,如梦般清醒过来。
脚下的黍苗随风躁动起来,头顶的太阳从云雾中探出了笑貌,云朵簇拥在它周围,被它渲染的异常漂亮,阳光暖洋洋地洒在身上,突然之间,眼前出现了当初那繁华的景象,它活龙活现的出现在眼前。这是梦境还是真实?原来这里一点也没有改变。这里的一切已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刻印在内心深处,这里的景象永远也不会凋落,它永远活在心中,不管走到哪里,这里的一切永远陪伴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