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可是,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表达的自己对爱情甚至是对人生的苦闷,自己对自己甚至是对未来的渺茫的憧憬,直到现在还是那么让人柔肠寸断,甚至痛不欲生;可见,真正的艺术,不仅仅是文字,对人性的描摹、灵魂的净化,是经年不朽的,也是隔世永生的。
戴望舒是一位不容易被白话诗歌史遗忘的诗人。他精通法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欧洲语言,一直从事欧洲文学的翻译工作,他是首个将西班牙诗人洛尔卡的作品翻成中文的人。他的诗歌创作虽然深受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比如温庭筠、李商隐、李金发、魏尔伦、果尔蒙、耶麦;但是,他的这首代表作雨巷,在内容上既注重诗意的完整和明朗,在形式上也注重韵律的构建,并不刻意雕琢,的确是白话新诗当之无愧的的跨时代经典之作。
现在的所谓诗人,大都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利欲熏心,猥琐粗鄙“迷你裙”满天飞;要么极端自恋,晦涩深僻,难揣高意之所云。重读戴望舒,重读雨巷,重读那些现代诗坛可能将会不朽的经典,也许还有很多我们当代读者还没有渐悟或顿悟的诸多意义。
附:
雨巷 文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的
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的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