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年人的这种异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心态失衡"。出现这种状况,不用紧张,更不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病。其实作为老年人,应该以愉快的心情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健康享受着生命的每一天,淡泊名利,把地位,权利,面子都看得淡一些,就像一位哲人所说:"面子是一种无形的枷锁,太在意面子,快乐也就没有了,幸福生活也就无从谈起",老年人应该从名利中走出来,怀着希望,踏着生命的乐章带着憧憬去重新寻找自己新的定位,找回属于自己的第二个春天,那么快乐也就会不期而至。
让生命在快乐中流动
在社区组织的小晚会上,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台上动情地朗诵诗歌,引来台下阵阵掌声和喝彩。他就是被街坊邻居亲切称为"平民艺术家"的吴恒通老人。
这个经常活跃在小区中的72岁的"老顽童",平日里为人亲切豪爽,总是神采奕奕的,不是哼着小曲、逗个乐子,就是拉几个"资深"老人钻研象棋、太极拳;讲起哪个电视节目,更来了精神,还能即兴来段"模仿秀"。逢年过节每次社区活动,总能看见吴老带领邻居们编小品、排话剧、串节目,为丰富小区文化生活忙前跑后。大家都说:"从没见过一个七旬老人能像他似的,成天乐呵呵的;也没见过一会儿工夫就能编出个小品的"名导儿",学啥像啥。吴老可是我们这儿的'艺术家'!"进吴老的家,随处可见已泛黄却被精心保管的文学名著、语录选集,文革时期的手抄本、厚厚的手写剧本和黑白剧照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可是只要有客人来,他就张罗着把宝贝们拿出来"炫耀"一番。原来,吴老不但是位热爱书籍、关心国家大事的知识分子,更是位拥有30多年艺龄的"平民艺术家"。
1950年,17岁的吴恒通早早担起生活的重担,考入一家修车厂当了徒工,两年后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与党的文艺宣传工作结下缘。从基层文艺宣传到全厂、全区的文艺活动,从认真学习摸索表演艺术到亲自改编、创作和导演,吴恒通以他聪颖、乐观的个性和精湛的舞台表演,深深感染着每一个认识他的人。他曾塑造过高大成、郑敬之、李忠民等众多个性鲜明的形象,丰富的舞台经验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不断向专业演员的水平靠近。当被推选开始活跃在全市组织的文艺活动中时,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同台表演的其他演员都是专业的,只有我是业余出身!"
吴恒通将36年的青春献给了工厂,献给了文艺宣传工作,更献给了艺术。尽管经历过动荡的岁月,却仍保持乐观、年轻的心态,为别人带来欢乐。这份对艺术和生活的执著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女儿——省歌舞团青年歌手吴枚。而今吴老虽早已告别了华丽耀眼的舞台,却继续活跃在人生的舞台上,只要哪个小区有什么文艺活动,他都乐此不疲地跑去"客串"。喜欢看书读报、关心国家大事的他还放不下"笔杆子",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