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去,他就进宫了。宫门没有和我通报,而是直接报到了母亲那里。母亲过了两个时辰才派人来唤我过去,彼时我正向阿欢和崔明德学下围棋,被母亲叫到集仙殿,远远就见郑博跪伏在阶下。
我越过他进殿,见母亲身着轻衣,宽衣缓带,悠然躺在榻上。她身边围着七八个女史,除去素日所得用的几个外,还有两个女医生——团儿率几个侍儿捧着巾栉在侧,婉儿自团儿等人所捧之盘中取来各种五颜六色不知是花泥还是膏脂的东西往母亲面上抹,几个尚宫陪着说话,两个女医生一人在头,一人在脚,各自替母亲推拿捏按。
我进门时,内外已层层扬声通传,等我走到近前,母亲便微睁了眼,右手向外一伸,我忙握住母亲的手,唤:“阿娘。”躬身一跪,正坐在榻侧,心里有事,却还只能先笑着问:“这是阿娘新研制的方子么?”
母亲笑道:“是婉儿按着古方新调的,我先一试,未知效验。”
我道:“那我倒宁可没有效验呢——阿娘本已这么美了,若再用这些保养的方子,美上加美,我们可要怎么办呢?”
母亲被我逗得要笑,因面上脂膏有些已干结,又不好牵动,便把我手一捏:“胡说八道,我已是老妇人了,怎比你们这些青春正盛的小女娘,不要哄我。”
这时不必我开口,自然有一众人逢迎吹捧,说母亲天生丽质、不输少女,将母亲哄得心花怒放,又道:“你们不要急,等我试过,见这方子果然是好,便一人赐一份。”
我见有人奉承母亲,便不插嘴,只转头略向外一看,母亲斜眼见了,淡笑一声,道:“让他等。”
我不好再多提此事,一路陪母亲说话,等她起身、洗脸、更衣之后,方得空说起郑博:“阿娘不是答应将此事交我处置么?”
母亲斜了我一眼:“朝廷的祠部郎中新上任,难道不要拜见我这摄政太后?”
我一时无语,母亲此刻方命郑博进来,待他行完全礼,也不叫起,郑博刚开口说“太平”两字,又被她打断:“你今新上任,可去吏部拜过阁老、堂官?”
郑博倒也有些眼色,恭恭敬敬道:“未谢太后,不敢先拜长官。”
母亲微笑道:“也好,那就明日再去拜见罢。”
郑博偷偷看了我一眼,低头应是。母亲又叮嘱他几句祠部事务,竟是将他当做一般官员一样,郑博几次想提起我,都被母亲打断,也就一心只说公务,辞谢毕了,退至门口,抬眼向我一瞥,低声道:“家中收了新笋,炖成清汤,还做了金银细卷,虽不及宫中,总是头道尝鲜,公主若有空,便回家用一饭再进宫罢。”
向母亲与我一拜,慢慢退了出去。
我不想他忽然说出这样的话,怔愣半晌,终是不知该作何打算,母亲倒笑意盈盈地看我:“你出嫁前,我还怕你是独女,从小娇生惯养,与夫婿相处,不能知阴退怀柔之道,而今看来倒是我多虑了。不过有些事,一退是贤惠怀柔,再退三退,就是软弱无能了,你要记得。”
原来她以为我为郑博求官是以退为进,恐怕郑博也以为我是为了表现“贤惠”,所以才说了那么一番话。然而我之本心,却不过是想借母亲的权势,许之以爵禄,换取他对我一切事的不闻不问——以时下之礼法,倘若他当真与我作对到底,闹出去大伙都不好看,不如与他约法三章,他自在宅中置姬妾,我自在外与阿欢相处,彼此桥归桥,路归路,两不相干。
现在看来,郑博似乎是误会了什么。
我心中苦笑,面上只能喏喏而应,母亲见我模样,忽地又有些不悦:“我观你从前管教宫中,倒有几分气象,只还是过于心慈。从前在我眼皮底下,倒也罢了,而今你出了宫,许多事还是要自己上心,不要再如以前那样,一团孩子气,懂么?”
我吓了一跳,偷偷看她一眼,见她不像十分恼怒,便揽住她的手撒娇道:“阿娘昨日还说儿女多大,在爷娘面前都是孩子,今日却又嫌我——莫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叫阿娘生气?若是如此,阿娘和我直说,我一定改。”
母亲放缓语气道:“不是嫌你,只是你也到了年纪…”捏捏我的手,忽然转了话头:“这几月心痛可还有犯?张文仲可有按时替你诊治?”
我道:“已有七八个月不曾犯了,几位奉御都看过,说只要小心调养,并无大碍。”
母亲却依旧道:“明日叫他们都来,一齐替你看一看。”
我隐隐觉得她话中有未尽之意,不敢问询,刚要如往常般喏喏而已,想起母亲才嫌过我软弱,忙正了身子,朗声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