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鬼影全都进入伪鬼门以后,伪鬼门也是功成身退,立即消失了。
·
中元街,已经没有很多人居住的一条街道,但因为地理位置没什么开发价值,也没有经过拆迁——即使有开发商愿意拆迁,居民的要价不能低,算一算也很不划算,当然是不了了之……本来可以在民俗方面有发展,可一来相距市中心较远,二来帝都早就有了民俗街,也就没什么再开发这里的必要了。
偌大的帝都,处处繁华,唯独少数几个地方偏离了该有的轨道,这里正是其中一处。
冷清又贫困,就连房屋都有些破败。
这一晚却跟以往的每一个晚上都不同,在十点过后,好些年纪大的、腿脚不好的老人从他们的旧屋里走出来,捧着一盏手制的简陋河灯,颤颤巍巍地走到附近唯一的河边,把河灯放进去,顺水漂流。
老人们站在河边怅然地看了一会儿,又互相搀扶着回去了。
接下来,陆陆续续又有些男男女女过来放河灯,但到了十一点后,渐渐就没人了。再更晚一些,街道上连灯都没有,除了河流里漂浮的点点灯火如同光带,带来了一点亮度。
只是这亮度,在这个夜里,就显得有点瘆人了……
所有的窗户、门户都是紧闭着的,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渐渐地,十一点半过了。
这条老街上,居然陆陆续续地响起了一些轿车的轰鸣,声音不大,可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格外清晰了,而且,这些轿车还不是来自同一个方向。
很快车门打开,不同的车里各走出了几个道士,要么是几个小年轻,要么就是一名长辈带着几个小年轻,手里拿着葫芦、玉瓶、铃铛之类的法器,腰上也挂着剑、符、镜一类,看着还有模有样的。他们的动作很利落,下车后迅速打开后备箱,从里面搬出八仙桌、大旗大幡华盖一类的东西,然后就有道士或者拿着罗盘,或者抛上几个铜钱,都在寻找、卜算着什么。
忽然间,有个道士罗盘飞快转动,他眼一亮,招呼身边的人跟他走,自己大步前行,直接走到一家小超市前,急促地说:“快,就在这里设坛!”
他身边那几个小道士也很果断,搬着八仙桌过去,飞快地开始设坛,并在一旁放了块令牌,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白云观”三个大字。
也许是这人开了个头,其他各家也都快速找到了地方,一旦找到,都会立即过去设坛,并把众多的法器全都摆好。
没多久,这长长的老街上竟然已经有十几家道观设了坛,仔细看去,他们设坛的地点相差也不很远,不过彼此之间却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而且似乎本身也定好了一个次序。
时间推移,当他们都摆好架势后,已经是十一点五十五分。
·
某座旧楼旁停了一辆车,车窗是打开的。
车前站着个穿着道袍的老道士,正在跟车里的人说话:“宗董您看,凡是今晚到这来设坛的道观,都是有真材实料的。跟咱们最熟的茅山派就在那,他们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