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填写得居然出奇的相似。再见面时的聊天,双方已没有了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从阅读聊到书法,从音乐聊到电影。他钟爱近体诗词,酷爱书法,喜欢音乐,更爱旅游。空前的一次,我的聊天时间达三个小时。他的交友资料中,明确填写着:身高1.82米,体重68公斤。我的脑海,当即出现一只弓腰驼背的大龙虾的形像。下线前,我把这个构想告诉了他,他发来一个露满口大牙傻笑的表情说:有机会,一定让你看一眼龙虾!
此后到了年底,工作都很忙。上网的时间有时差,大约有一个多月,没有在q上相遇。但其间,我的e-mail收件明显的多了起来。他所填的词,或偶尔的一篇感怀散文,或几段幽默的首尾相接的短语问候,时常的通过这种形式,传递过来。
然而,我们的最后一次q上交流,却真的是在视频中,见了这只龙虾以后
那是春节过后,坐客姐姐家中。登陆q,他的头像正亮得耀眼。见我上线,那边一个浅笑拖着一行字飞来:恭喜,聊天设备升级!疑虑间,抬头看到,原来这台电脑是自带摄像头的。他的头像边,居然也多了个视频标志。互相问了好,聊了些近况。他提出,要见一眼我这个自称“老太婆”的好友,并且,让我证实一下“龙虾”的想法,是否正确。
说实话,视频中见到他,着实,让我吃了一惊。我本不是以貌取人之人,见他的一刹,我的眼镜片却亮得晃了一下眼睛。他的外表,应用“俊美”二字形容,比较贴切吧。高领白毛衣,清瘦长方脸,单眼皮,双眼大而有神,对着视频中的我,一抹轻笑,于嘴角,开了花。
“龙虾不错呢。”我笑道。
“好朝气的老太婆!”他答。
因边上人多,语音只是几句,便作罢。聊天期间,他出了一道填空题,要求答案是我的手机号码。这道题连续三次发过来,犹豫不决后,最终,还是填上了。
然而,出乎意料,接下来的,是一道问答题。他说,他代表公司要到沈阳拓展业务,只有三天时间,最后一天,属于自己,他会到哈市,等我,单独见面。也许是我戒备的心理过强,他的“单独”一词,顿时让我生出恐怖的感觉。很坚决的作了否定回答,下线前,他还是扔过来一句:你再考虑,我等你消息
一周后,我接到他的手机短信:他已抵达沈阳。接下来的连续两天,我的手机短信铃声不断的响起,间或急切的来电音乐传来。频繁的铃音,严重地影响着我的生活,搅乱了我的思维
也许,网络间的友情,本与生活一样,都是在相遇之后,或平实,或疏淡,或转身间不停的循环,只不过,这个循环的周期,有长有短,而已。
轻叹一声,将q上那熟悉的头像,慢慢地,下拉,至黑名单
抽出手机卡,轻折成两断,看着它随着窗外纷飞的雪花,载着我的祝福,渐离我的视线,越飘,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