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路程,也一个生命路程。因此,显得完整和彻底,让人看到实质----而不是梦以及悬浮。
雪莱与老毕的对话是一个重要环节:雪莱最后一次向世人倾诉和说教。也许他是看到老毕这群人的“可怜”因此感到同情,所以将自己的思想述说与世人,或许这样,可以解救那些“迷途的羔羊”在即将告别荒凉的世界的那个夜晚,我想这是雪莱内心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但也许可能出现第二种——心平气静。而这时候,我们看到雪莱表面的情形就是令人吃惊的冷静和安详。于是,这恰恰完成了一个祭奠的仪式,或者称为思想的回归——反朴归真吗?豆豆就是这样理解的。豆豆这个物是一个可悲的角色,她既没有雪莱的精神支柱,亦没有爱情的支柱。雪莱这样的人根本是不会产生爱的。你想一想,他思索了七年的时间,但最后的结局却是死亡。豆豆的出现只是更加突出和呈现雪莱的坚持和果断,这也使得豆豆有某种不平凡的意义和作用,我看到豆豆在文字中有时歇斯底里,有时却温柔得像一头绵羊。最有意思的是和小林的种种冲突。小林?你们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哈哈,一个可怜的人!
最高潮是雪莱海葬的过程。在雪莱给自己的海葬做最后的准备时,人们都看见了二十七个坑,这说明雪莱二十七岁。这样的祭礼简单而肃穆。“谁敢轻易破坏那深沉的诗意呢?”这个问号显得那样沉重而有力量。虽然祭礼简单,而这种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像所有才华横溢的人一样简单而明了,并显得庄严——海子、凡高
接着,在一天寂寞――人们不约而同地强调――的夜里(我想这个安排非常好――具有神秘感),也是他的生日,他开始谱写“死亡的诗意”了。他穿着豆豆亲手连夜赶制的最圣洁的白袍,一点一点浸入黑洞似的海水中,黑与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然后,喊出人生中最后一句名言:“喂,你们这些迷途的羔羊,你们跟我来吧!”这使地小林这种小角色的人物得到了一个很好表现的机会。他对老毕说,怎样,你跟他去吗?这个玩笑既是对雪莱的人性的肯定,也是对人们的人性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玩笑。小林的玩笑层出不穷,甚至就像一个“杀人犯”
对雪莱海葬场景的正面描写有一些少,但这就如我们不敢轻易破坏那“深沉的诗意”一样不敢破坏这庄严的伟大的“死亡的诗意”因此,我感到这是一种精致。雪莱的海葬只有豆豆一个人理解(似乎老毕也有些懂得)并为之庆幸:她用裙子兜了二十七朵野花抛向雪莱入海的地方。这足够让人想象。
或许,我们看到的一切已经在展示着一种闪光的哲学的“诗意”了。雪莱带着诗意进入了一个我们渴望而不可企及的世界里,然而,他却一路遗留了让人恐惧的神秘的血液,以图人们寻找和理解。追踪雪莱的双脚和内心的路程其实是追踪一种尖锐的并且疼痛的诗意。最后,由海葬这一崇高的洗礼,我完全的看到了一份精致的关于路程――双脚和内心――的地图。
我想用雪莱的一句话结束我的感受:“诗意有时与生命并存,有时却与死亡并存,现在,我要创造的是死亡的诗意,而不是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