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隆正帝就是不松口,只言待太上皇出关后再说,否则便是对太上皇的不敬。
直到最后,隆正帝开口,这些年诸位从户部借走的银子,该还的就要还了。
大战在即,国库的银子却被诸位都借回家去了,还怎么打仗?
此言一出,满朝大臣,瞬间清冷下去。
之前或哭或闹或磕头,丑态百出的大戏终于结束了。
没人敢再出声,即使少数没有借过户部银子的,此刻也都噤了声。
这是一笔烂账啊,哪里算的清楚?
从宗室王公,到文武大臣,百官之中,没吃过这口“唐僧肉”的,有几个?
除了少数几家富豪之家,不愿掉面子去占便宜,再有一些“古板”方正的,或是胆小怯懦的外,满朝光鲜体面人,其实多是拿朝廷的银子在过体面生活。
甚至还有拿户部的银子做放贷生意,吃例钱的……
也不知是从哪一年开始,众人发现了国库这个免费的聚宝盆,开始一年又一年的借贷。
起初大家还按时还,可后来有人发现,好像不还也不要紧,也没人催……
渐渐的,就没人再还了,不仅不还,还继续借。
忠顺王的贤王之名,这种慷慨大方至少占据一大半功劳。
然而这样一年旧账压一年新账,到了现在根本就成了一团乱麻,难以厘清。
户部所记载的八百万两银子里,只余不到四成。
这只是今年的情况,往年的压根儿就没记在这里。
若是全部加起来,将会是一个极为恐怖的数字。
谁有这个魄力去追缴?
再说了,谁要是摊上这个差事,还不生生将人得罪完?
这是给家族埋祸呢!
文官群里,除了张伯行依旧站的笔直外,其他人都缄默不言了。
气氛沉默的让人尴尬。
隆正帝的细眸扫过忠顺王平静的脸,眼中怒火与讥讽并存。
“忠顺亲王,你是佐证王,户部也一直由你分管,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内阁阁老葛大人,你既然分管户部,就与户部尚书孙诚一起,协助忠顺亲王尽快的办好这件事。
牛大将军昨日已经代表军机阁发表意见了,前方将士正在拼命,流血牺牲皆为国事。
所以,军中的抚恤银子和犒赏银子,一两都不能少。
朝廷不能让士兵们在前线流完血后,家里却连给他们买棺材的银子都没有。
如果真到了这一步,大秦就真的该亡了!
账上缺了银子,就去查账。
是谁的职责就找谁,谁解释不清就是谁的问题。
银子找不回来就抄家,抄不出来就砍头!
朕觉得,牛大将军这话说的在理!
朝廷从未缺过你们俸银禄米,为何还贪得无厌?
朕都动不得国库之银,你们倒是不客气……
哼!
忠顺王,你署理朝政多年,乃佐证亲王。
缘何国库库银会造成如此大的缺口……
朕现在不想问罪于谁,也不愿问罪。
你们都是朝廷的栋梁嘛……
但是,在与厄罗斯大战结束之前,国库的银子必须全部追缴回库。
若是因为朝廷缺银子的缘故,延误了军国大事。
朕认得你是朝廷的栋梁,国法却不认。”
这大概是这么些年来,隆正帝第一次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散发出他的帝王之威。
若是当年,怕是早有御史谏臣,和一个个不怕死的敢言忠国之士站出来,直言不讳的批判隆正帝德行浅薄,行此暴.政,非人君之相。
然而今日,却无人敢说这样的话。
因为说这样话的人,全都欠着一屁.眼子的饥荒,心虚的厉害……
隆正帝看着面色僵硬铁青的忠顺王,坐在这座大殿内,憋屈了近二十年的隆正,第一次觉得心头是如此的畅快!
太上皇闭关了,所以你们敢肆无忌惮的欺负贾环。
可是你们却忘了,太上皇闭关后,朕就是这个天下最尊贵的人。
只要掌握大义,难道朕还收拾不得你们这起子无法无天这么多年的混账行子?
老十四,这笔账,咱们慢慢算!
……
“王爷,这件事,您要担当起来啊!”
“就是,王爷,国朝您最贤,那人没有担当,您可要担当起来。不然,咱大秦还能指望谁?”
“朱大人所言甚是,王爷贤名,天下皆知。此次更是心怀天下,为了大秦的江山,主动要求将明珠郡主远嫁扎萨克图……
只是,唉!有的人,着实没有担当。
王爷,照臣的意思,既然那人没有担当,不如王爷就主动些,去和扎萨克图亲王府谈谈亲事。
这大秦的天,也只能让王爷来扛起了。
王爷您放心,只要过了这个坎儿,自此往后,您说东,我们绝不敢往西!”
“正是此理!正是此理!”
“对!我们以后就都听王爷的了……”
……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