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老小,准备出发。
文武群臣都来相送,独独不见赵弘的身影。
一时间,文武臣工议论纷纷:
“看来二皇子殿下决然没有继承皇位的希望了。”“这个一点也不奇怪,论起家势,大皇子的舅舅是吕蒙将军;三皇子的舅舅是主公尚书,还有一个做荆州刺史的姨夫,二皇子有什么?陛下就算让二皇子继承了皇位,也只
怕他坐不稳啊。”
“谁说不是呢?如今皇后娘娘也过世了,唯一的舅伯又被陛下软禁了起来,这显然是在剪除二皇子殿下的羽翼啊!”
“看来这皇位的继承人就在大皇子和三皇子之间了。”
“你们说说,这皇位日后能是谁的?是大皇子还是三皇子的?”
“论长幼,当是大皇子;论势力,当是三皇子。”
“我看时大皇子。吕蒙将军也是陛下的宠臣爱将啊!”
……曹操是个十分敏感的人,他觉得事情决然没有这些人想的这么简单:最没有势力的赵邦去了范阳,无论是以什么名义走的,哪怕是发配,他都脱离了邺城这个政治漩涡,
而留下的赵政和赵秀,可以
说是旗鼓相当,难不成赵弘要坐看自己的两个儿子火并,坐看大渠国的朝臣们自相残杀吗?
如果赵弘愚蠢到这个份上,那离下一次天下大乱也就不远了。
赵弘不会这么的蠢,那他葫芦里卖得到底是什么药呢?
赵邦离开了邺城往范阳去的当天,朝野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赵政和赵秀的身上。
继位之君必然是赵政、赵秀二选一,朝臣们天天聚在一起商议“押宝”哪一家。
“押”得对了,那日后整个家族必然大兴大旺;“押”得错了家破人亡就在眼前。
最妥当的办法就是双保险。
于是这些朝臣们开始脚踏两条船。
父亲将宝押在赵政这一边,或者是赵秀这一边;而儿子则相反。这样不仅是双保险,更可以起到左右朝政的作用。
与此同时,贾诩的家门前可以说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来往不决。
来拜会贾诩的人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从贾诩的嘴中得到一星半点的信息。
但是贾诩闭门谢客,任何人都不见,甚至他的儿子们、仆役们、侍女们,没有他的准许,任何人不得出家门一步。
这些朝臣们在见不到贾诩以后,又纷纷向杨铭、黄权、张任,甚至曹操的府邸涌去。
等到的结果却和在贾诩府门前的结果一样,大门紧闭,谢绝一切会客。
赵弘对这一切都是洞若观火的,但是他都佯做不知,一切照旧。
这日,户部侍郎步骘求见。
赵弘让他进来。步骘跪在赵弘的面前道:“陛下,孙权原意归降我朝。”
“哦?”赵弘道:“行啊,如果他原意归降你就让他来见我。”
对于孙权的归降,赵弘虽然有心理准备,但是已然是又惊又喜,只要孙权归降了,他的那些旧部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投降呢?步骘道:“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