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北宫伯玉等四人的来意之后,华佗面露微笑,看向身旁的儒雅年轻人,笑道:“孔明,汝可有退敌之策?”
嗯?
眼前容貌俊美的年轻人,究竟是谁?为何连德高望重的华佗,都要问策与他?
北宫伯玉等人心中疑惑不已,华佗的心情,可是清楚的很。孔明,名为诸葛亮,与庞统并称为“卧龙凤雏”,天下人皆称,二人得一,便可安天下。以前的时候,华佗对这句话还有着很深的质疑,认为天下大势,绝非凭借一人之力便可以更改的。
直到,在前来威州的路途中,遇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谈吐不俗,纵论天下之间,颇有挥斥方遒的意境,一身所学更是渊博,连见多识广的华佗,都忍不住暗暗赞叹,此子,的确乃经天纬地之才,见地不俗,所思所想之事,切入点往往于常人无法捕捉到的紧要之处,似乎还有没有什么事,能难得住他。
威州的疫情,之所以被迅速稳控下来,没有向更大的面积扩散,华佗自然是居功至伟的,但在华佗的背后,诸葛亮亦是出力不少。尤其是诸葛亮在分析了疫情之后,帮助华佗找到了疫情的根源,让华佗得以拨开层层迷雾,寻找到了问题的中心,进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虽然华佗并不懂韬略,但是他相信,以诸葛亮的能耐,足以化解威州的这次困局。华佗说不清楚这种直觉,因何而生,但却无比笃定。
面对华佗的问询,诸葛亮微微一笑,轻摇羽扇,笑道:“元化先生抬爱了,孔明不过乡野村夫,岂识韬略?”
“孔明啊,汝就不要谦虚了。正所谓当仁不让,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威州的军民,悉数惨死在曹军的刀锋之下吗?”华佗见诸葛亮委婉的拒绝,苦口婆心的劝道。
脸上的微笑消失,诸葛亮渐渐变的郑重起来。没错,华佗的话,戳中了他的要害。他是绝不能坐视曹兵长驱直入残害百姓,而自己却作壁上观的,否则也没必要跟随华佗,千里迢迢的从长安来到威州,消除威州的疫情了。
缓缓站起身来,诸葛亮向着华佗深深一拜,口中说道:“元化先生,非是孔明不愿担此大任,实在是孔明人微言轻,恐使不动义勇军中的骄兵悍将们啊。”
“这个好说!有老夫在此,谁敢不听孔明调遣?若有阳奉阴违者,老夫定然要告知孟起,让孟起治他的罪!”华佗见诸葛亮松口,拍着胸膛做出了保证。
此言一出,北宫伯玉等四人同时一惊,王双忍不住说道:“老大人,此人究竟有无真本事,我等还不知晓,怎能听他的调遣?若是误了大事,我等如何向主公交代?”
“无妨!老夫便在此间,为孔明做个担保。若是孔明不能击退夏侯渊,误了威州大事,一切罪责,由老夫来承担!”华佗暗中咬了咬牙,用生命和毕生的信誉,做出了保证。
“可是……”北宫伯玉还要再说些什么,忽见华佗伸出一只手掌来,伸到了北宫伯玉的面前,沉声说道:“拿来。”
北宫伯玉一愣,耳中只听华佗补充道:“兵符印信,拿出来吧。”
真的要把威州全部的军民,交到一个素未谋面,且不知深浅的年轻人手中?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究竟是凭着什么,获取了华佗如此的信任?
退后一步,北宫伯玉双手抱拳,向着华佗弯腰行了一礼:“老大人,兹事体大,请恕末将不能从命。”
王双移动了一步,站到了北宫伯玉的身边,显然是支持北宫伯玉,不愿让名不见经传的诸葛亮,来暂时代掌威州的兵权。王双加入义勇军,只有数年的时间,他对华佗的影响力,了解的并不深刻,此时就事论事,他当然更倾向于北宫伯玉了。
与王双不同,成宜和俄何烧戈对视了一眼,则是站到了华佗的身边。他们二人,一个是马腾的旧部,可谓是看着马超长大的;另一个,则是马超力捧起来的亲信。二人对马超忠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追随马超的时间也很久了,深深地知悉华佗在马超面前、在义勇军之中的影响力。并且更加笃定,华佗是绝不会坑害马超和义勇军的,他如此相信诸葛亮,想来定是诸葛亮有着不为人知的过人本领。
“你们……”王双惊愕的看着成宜和俄何烧戈,似是不敢相信,他们竟然站到了诸葛亮那边。
一同前来的四人,就此分列成了两边,每一边两个人,谁也不占优势。气氛一度陷入了异常尴尬的境地。
冷眼旁观的诸葛亮,上前一步,说道:“承元化先生之托,孔明不能推辞。既然北宫将军与王将军,不信任孔明,那孔明便暂借其他两位将军的兵马一用,还请北宫将军和王将军,安守威州城,暂时不要插手后面的事情。”
诸葛亮的意思,说的已经很明显了。北宫伯玉不交兵符印信,那就守在威州城中,不得干涉他诸葛亮的任何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