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郑泰的身上,希望他可以想出一个完美的对策来。
良久,郑泰忽然转头问向了徐晃:“公明将军,在西边数里之外,是否有一条河水?”
不等徐晃答话,胡车儿抢先说道:“没错!昨日主公令俺去抄李儒的后路,俺确实见到那边有条河!”
“河水之中,水流如何?”郑泰转向胡车儿,追问道。
“呃……”胡车儿伸手挠了挠头皮,讪讪答道:“俺只知道有条河,倒是没注意水流如何,先生若想知道,俺这就去看看。”
徐晃笑着接口道:“不必了。那条河水流不强,但是水深足以没过膝盖。只是因为附近的地势平缓,所以没有湍流。用于取水是个好去处,却无法用于防御。”说到这里,徐晃忽的停顿了一下,若有所思的说道:“无法用于防御是没错,可若是用来进攻……”
“公明将军所想,与吾不谋而合。常言道,利于火者,必不利于水,反之亦然。”郑泰笑呵呵的说道:“李儒深悉主公喜欢利用火攻,因此将大营布置的固若金汤,断绝了一切可引火的因素;但若是能引水以攻之,营内无半片木板的敌军,必然大乱,等到敌军军心大乱,我军乘势发起猛攻,则一战可定矣!”
郑泰的话,让马超的眼眸瞬间明亮了起来!没错!火攻既然行不通,为何不用水攻呢?相比火攻,水攻需要足够的地理条件,战场必须是在有水流的地方,还要敌人出现的地点,恰好是水流的下游……总之,水攻是需要诸多条件的,远比发动火攻要困难的多。所以马超最喜欢的使用火攻,反而忽略了水攻的计略。
现在经过郑泰的提醒,马超醒悟了过来:李儒选择营地的地点、附近的地理位置、营中的各种布置等等,都有一个假设的前提,那就是马超会发动火攻。一旦这个假设的前提不成立了,或者是马超反其道而行之,李儒所布置的一切,非但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还会将他自己置于险境之中了。
或许是马超以往依靠火攻所取得的战绩太过辉煌,以至于连足智多谋的李儒都忽略了,他所选择的安营扎寨的地点,其实是存在着很大隐患的——对于水攻而言。
决定了进攻的大策略,马超也就不愿意在继续浪费时间了,现在对他而言,每一刻钟都是弥足珍贵的。
和部下众人回到大营,马超立刻命人取来沙盘,在沙盘上和大家一起推演了起来。前面说过了,火攻的条件算是比较便利的,但是水攻所需要的条件,就比较苛刻了。为了能一战解决李儒这只拦路虎,马超必须要和部下们进行反复的推演,直到敲定出万无一失的计划来,才能将计划付诸实施。
用了整整一天的时间,马超才和众人敲定了最终的计划。在这份作战计划中,郑泰体现出了他非同寻常的智慧,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战术转折点、每一个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他都拿捏得很是到位,方方面面考虑的也很是周全,整个作战计划,大半都是他提出来的,其他的人包括马超在内,也仅仅是查漏补缺而已。
郑泰的智慧,再次让马超感叹,在东汉末年乃至三国时期这段乱世中,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人才实在是太多了,似郑泰这样,本该是名留青史,供后人敬仰的人物,可惜却没能在原有的历史上留下太多的色彩。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马超已经在悄然之间,改变了他的命运。
有了这份规划到近乎完美的计划,马超有着足够的自信,李儒再也不能阻碍他太久了,这个眼中钉,将会在他的眼前永远消失。后世的人们将会清楚的记的,将李儒埋葬的人,叫做郑泰!